與此同時,大錦京都的皇宮裡,剛從外遊曆歸來的三皇子,正跪在禦書房內,帶來了一個讓皇帝震驚不已的消息。
皇帝握著禦筆的手猛地一頓,聲音都有些發顫:“你說什麼?你把契國九皇子帶回來了?你好端端的,把敵國皇子弄回京城做什麼?”
“父皇息怒,”三皇子叩首回話,語氣從容,“兒臣在外遊曆途中,恰巧遇到他當時突然暈倒在路邊,見他氣息微弱,總不能見死不救。
直到帶回京城,才在他貼身衣物裡發現了一塊契國皇室玉佩,兒臣找人看過,那上麵刻的字是“九”的意思,這才知曉他的身份。”
“胡鬨!”皇帝拍了下禦案,“趕緊把人給朕送走,彆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父皇,”三皇子抬頭,眼中帶著一絲篤定,“兒臣聽聞,這位九皇子是契國蕭皇後最疼愛的兒子。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用他來跟契國談條件?
燕雲十六州本就是漢家故土,世代歸中原王朝所有,不過是被異族強占罷了。
如今用九皇子一人換回這片失地,不費一兵一卒,豈不是天大的好事?”
皇帝聽罷,那隻險些拍案的手緩緩落回案上。
若真能收回燕雲,這份功績足以載入史冊,連父皇都未能實現的事,竟要由他完成。
這個念頭讓他心頭發熱,終究是動了心。
“傳朕旨意,”他沉聲道,“讓太醫即刻為九皇子診治,再令禁軍嚴加看守,不得有半分差池。”
一旁的三皇子眼中飛快閃過一絲得意,可在皇帝目光掃來的瞬間,他立刻垂首斂眸,將那點情緒藏得嚴絲合縫。
皇帝倒有些意外,往日裡不甚起眼的三皇子,竟也有這般見地。
他暗自點頭:朕的兒子,怎會個個都像老大、老二那般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總歸還有老三、老五這幾個心思透亮的。
“此事若能成,你當記首功。”皇帝語氣裡多了幾分讚許。
三皇子忙躬身回話,語氣懇切:“兒臣不求封賞,隻求能為父皇分勞解憂,彆無他想。”
皇帝聞言,略一沉吟:“既願為朕分憂,不如選個去處曆練一番。你想往哪處去?”
“兒臣想去軍器監。”
這話讓皇帝著實愣了下:“你為何偏選這處?”
“兒臣素來對兵器頗有些興趣,想去那邊多學些實用本事。”三皇子垂眸答道,神色依舊恭謹。
皇帝揮了揮手,語氣鬆快:“既是你自己選的,便去罷。”
三皇子叩首謝恩,退出禦書房。走到殿外,他抬頭望了眼高遠的天際,長長舒出一口氣。
眼底那抹恭順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堅定。
都是父皇的兒子,憑什麼那個位置他不能爭一爭。
契國皇宮內,蕭皇後近來肉眼可見地憔悴了許多,往日裡端莊銳利的眉眼,此刻滿是掩不住的愁緒與疲憊。
她拉著蕭瀚的衣袖,聲音帶著哭腔,話裡滿是委屈與焦慮:“長兄,洪兒年紀小、性子胡鬨,你怎麼也由著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