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東看著鄭蘇月那說來就來的眼淚,心裡直發毛,隻能硬著頭皮,把戲往下演。
“走!快帶我去看看!”
一群人,浩浩蕩蕩地湧進了周秦家的院子。
周秦正“昏迷不醒”地躺在床上,頭上纏著厚厚的紗布,臉上塗了些鍋底灰,看起來氣若遊絲。
張海東把慰問品堆了一地,拉著周秦的手,痛哭流涕,把提前背好的詞兒,說得那叫一個情真意切。
錢偉的閃光燈,就沒停過。
就在這“軍民魚水情”的感人場麵達到高潮時,又一輛吉普車,開進了村子。
這次,車上下來的是幾個穿著製服的乾部。
為首的,正是縣裡辦公室的一位主任。
他一下車,就直奔周秦家,神情嚴肅地宣布:“根據李局長的指示,縣裡已經成立了‘石古村采石場112重大安全生產事故’聯合調查小組!從現在開始,由我們接管事故的全部調查工作!”
他這話說得義正言辭,尤其那個“112”的編號,給這次事故,定了性。
這是縣裡官方承認的事故。
張海東和鄭蘇月對視了一眼,都在對方的眼睛裡,看到了一絲笑意。
他們知道,這第一步棋,走對了。
搶在省裡的人下來之前,先把調子給定死了。
調查組的同誌,立刻開始了“緊張有序”的工作。
他們“仔細”勘察了現場,給幾十個村民,錄了“詳細”的口供。
所有的證據和口供,都指向了一個結論:這是一起因為設備老舊、操作不當,引發的,令人痛心的生產事故。
錢偉的筆,在筆記本上,奮筆疾書。
他的新報道標題,都想好了——《英雄的倒下與希望的重生:一座大山壓不垮的石古村精神!》。
整個石古村,都沉浸在一種精心編排的,悲壯又激昂的氣氛裡。
就在這時,一個負責在村口放哨的半大孩子,連滾帶爬地跑了回來。
“嫂子!嫂子!省……省城的車來了!兩輛!黑色的伏爾加!”
辦公室裡,瞬間安靜了下來。
鄭蘇月慢慢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
她走到“昏迷不含糊”的周秦床邊,低聲說了一句。
“魚,來了。”
周秦的眼皮,動了一下。
鄭蘇月又看向蘇曼派來的那兩個黑衣男人。
“看好那間辦公室。從現在起,一隻蒼蠅,都不能放進去,也不能飛出來。”
兩個男人,同時點了點頭。
兩輛黑色的伏爾加,沒有像環保局的車那樣橫衝直撞,而是不緊不慢地,停在了教學樓前。
車門打開,下來五六個人。
為首的,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男人,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穿著一身筆挺的深藍色乾部裝,臉上戴著一副金絲眼鏡,神情嚴肅。
他就是省建委安監站的站長,黃立德。
跟在他身後的,都是省裡安監領域的專家,一個個表情冷峻,帶著審視的意味。
縣裡辦公室那位主任,立刻滿臉堆笑地迎了上去。
“黃站長!歡迎歡迎!歡迎省裡的領導,蒞臨我們平溪縣,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