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蒂斯文明因此消失於茫茫大海之中。”
“但卻有少量亞特蘭蒂斯人恰好不在國內,因此躲過了這場浩劫。”
“這些人不得不流落到其它地方繼續生活。而經過他們後裔一代一代的口口相傳,於是就有了亞特蘭蒂斯文明的傳說。”
“可是畢竟沒有眼見為實,後人隻能通過傳說內容和曆史遺跡進行各種各樣的猜測。”
“而通過這個事件,先智人吸取了一個深刻的教訓。”
“那就是,人類各群體的進步速度不能差距過大,需要保持一定的平衡。”
“對進步過快人類群體的幫助應適可而止,儘可能保持人類進步速度的同步。”
“否則,不光對落後群體是不公平的,甚至可能因為群體之間實力的差距而給他們帶來滅頂之災。”
“但畢竟全球各地的人類群體由於自然環境、資源和領悟力等方麵的差異,還是會出現參差不齊的情況。”
“所以就會出現了多個我們剛才說到的那些在當時的曆史時期較為突出的文明社會。”
“為了不再重蹈亞特蘭蒂斯文明的覆轍,每當出現某個文明社會發展過快的情況,先智人就會暫停對這個文明社會的幫助。”
“我們猜想,先智人對亞特蘭蒂斯文明的毀滅還是非常痛心的,即使因為犯錯不得不被清除掉,但畢竟這也是自己精心培養的孩子。”
“所以,先智人一旦發現有些區域的文明社會發展速度過快,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暫停幫助。”
“他們是希望暫停對發展過快的社會群體的幫助,好使其它相對落後的群體能夠趕上節奏,不至於差距過大。”
“從這點上來看,先智人毫無疑問是對人類充滿善意的,他們希望全人類能夠共同進步,而不要再出現互相殘殺的狀況。”
“可是,這種做法又帶來另一種情況發生。”
“那些發展較快的社會群體失去了先智人的幫助,竟然就此停滯不前,甚至還出現了倒退的情況。”
“怎麼會這樣?”李鈺英忍不住插話問道:“按道理來說,這些文明具備了一定的綜合能力以後,即使沒有先智人的幫助或點撥,人類自身還具備一定的思考和創新能力,應該不至於停滯或倒退呀。”
“是的,這個問題很難完全解釋清楚。”鄧總點點頭:“或許中國的一句成語,拔苗助長,能大致概括問題的原因。”
“先智人幫助人類進步無疑是出於善意的,但是萬事萬物都有發展的客觀規律,如果急於求成,往往會事與願違。”
“就好比我們讀書學習的時候,一碰到難題還沒有認真思考,就會有人告訴我們答案。”
“但實際我們並沒有真正掌握解題方法,一旦那些難題變換了內容,當沒有人告訴我們答案的時候,我們就很難靠自己來解決。”
“尤其當我們缺失的解題方法越來越多,我們碰到更高深的難題時,我們一定會無能為力!”
“不知道我的這個比喻你聽明白了嗎?”鄧總的眼光望向李鈺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嗯嗯,明白了。不過…”李鈺英輕輕點點頭,又繼續問道:“那些相對先進的文明社會為什麼後來都消失了,而沒有延續下來呢?”
“這個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鄧總耐心地解釋道:“火山、地震、洪水、乾旱、病毒等等自然災害可能造成了這些文明社會的人口大量死亡。”
“而為數不多的幸存者由於沒有真正掌握那些先智人傳授的文明技術,就像我剛說的那個比喻一樣,他們沒有能力恢複他們的家園,一切隻能從頭再來,所以他們較為先進的文明就沒有延續下來。”
李鈺英點點頭,表示聽明白了。
“這對於先智人又是一個深刻的教訓。”鄧總繼續說道:“這與恐龍時代的實驗得出的教訓有些類似。”
“那就是不能過多的人為乾預人類的進步,而是應該點到為止。”
“所以,在近幾千年的時間裡,先智人儘量不再無節製地幫助人類,更多地是在人類發展到瓶頸期的時候給予有限的點撥。”
“而相反,在近幾千年,人類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以激發,社會文明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尤其是人類漸漸走出自己的區域,與其它區域社會互通有無,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漸漸趨於平衡。”
鄧總停了下來,搓了搓雙手,微微笑道:“前麵開枝散葉講了這麼多,就是希望你們能聽懂我後麵將要講述的故事。”
“當然,中間也穿插了不少話題。”
“一方麵是因為我肚子裡有這麼多信息非常想與你們分享,感覺是不吐不快。”
“另一方麵,也是我覺得你們這些年輕人一定渴望知道那些未解之謎的答案。是不是?”
“是的,是的!”幾位年輕人都會心地笑了起來。
雖說還沒聊到成吉思汗的寶藏問題,但是聽著鄧總的講述,大家覺得實在是特彆過癮。
個個仿佛五體通泰,開了天眼一般,那些人類苦苦尋覓答案的未解之謎,竟然如此清晰地展現在了大家眼前!這份收獲不亞於成吉思汗的寶藏價值!
“亞特蘭蒂斯文明讓先智人吸取教訓,從而控製他們幫助人類社會的尺度。”
鄧總繼續說道:“而瑪雅文明是最終讓先智人決定遠離人類的主要原因!”
相關
奧爾梅克文明:中美洲古印第安文明萌芽階段的文化,有印第安文明之母之稱,得名於奧爾梅克印第安人。分布在墨西哥的韋拉克魯斯州和塔瓦斯科州,年代約公元前第12紀初~前3世紀。
印度河流域文明:亦稱印度河文明或哈拉帕文明。印度次大陸已知的最早的城市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與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同時代。比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埃及文明麵積更大分布更廣,但持續時間卻很短暫。哈拉帕文明的最早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3800年左右,公元前2600年達到鼎盛,人口可能超過500萬。
恰塔霍裕克文明:恰塔霍裕克是位於土耳其中部安納托利亞高原的新石器時代定居點,其活躍時間為公元前7500年至前5700年,被認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永久性人類定居點。遺址內發現的壁畫包含獅子、野牛等動物場景及象征性符號,並有世界最古老地圖哈桑山雙峰壁畫)。
密西西比文明:是北美東部密西西比河中下遊地區約公元700年至16世紀興盛的原住民文化。該文化以建造大型土墩平台為顯著特征,標誌著當地新石器時代發展的頂峰。繁榮時期大約從公元800年持續到1300年。
高棉帝國:存在於公元802至1431年,鼎盛時控製柬埔寨、老撾、泰國及越南部分區域。它因吳哥窟等宏偉建築聞名,15世紀起走向衰敗,或與戰爭、生態破壞及宗教轉變等多種因素有關。
紅山文明:起始於五六千年前,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及河北北部,是北方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明。以“壇、廟、塚”祭祀建築群和精美玉器如玉龍、玉豬龍、玉璧)為核心,體現出強烈的宗教祭祀色彩和社會複雜化程度,被認為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源頭之一。約公元前3000年後逐漸式微,其文化因素在後續的北方民族文化中有所延續,但作為獨立文明形態已消失。
良渚文明:距今5300—4000年前後,位於長江下遊的太湖流域今浙江、江蘇一帶),是中國最早進入“文明階段”的古文明之一。以發達的稻作農業、規模宏大的城市遺址如良渚古城,有完整的水利係統)、精美的玉禮器如玉琮、玉璧)為標誌,社會分化明顯,已形成早期國家形態。約公元前2300年左右逐漸衰落,可能與氣候變遷、洪水等環境因素有關,其文化元素部分融入後續文明。
三星堆文明:約公元前2800年—前1100年,分布於四川廣漢三星堆一帶,屬於長江上遊的古蜀文明。以出土的大量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的青銅器如青銅神樹、縱目麵具、金杖)、玉器、象牙等聞名,展現出獨特的宗教信仰和藝術風格,與中原文明差異顯著。約公元前1100年左右突然衰落,其消失原因尚無定論,可能與戰爭、遷徙或文化融合有關,後續古蜀文明如金沙遺址)與之有一定傳承,但風格已發生變化。
撒哈拉之眼:又被稱為“理查特結構”,位於非洲撒哈拉沙漠西南部的毛裡塔尼亞境內,它的直徑達到48公裡,略微橢圓,在太空中清晰可見。起初該地形被認為是由於隕石碰撞而形成的,地質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地質結構上升或侵蝕造成的,這種環狀外形的形成仍是一個謎團。
喜歡成吉思汗的秘密請大家收藏:()成吉思汗的秘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