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把丘處機與成吉思汗這一次著名的大雪山相會稱為“龍馬會”成吉思汗屬馬,丘處機屬龍)。此時是公元1222年的四月,成吉思汗終於見到了朝思暮想的長春真人,隻見道長白袍素帶,鶴發童顏,慈眉善目,仙風道骨,雖然萬裡跋涉而來,但仍精神矍鑠,雲淡風輕,不由得欣喜若狂,口中直呼“老神仙,老神仙,辛苦,辛苦啦!”一陣寒暄問候以後,成吉思汗就迫不及待畢恭畢敬對丘處機說:“早就聽聞老神仙有三百餘歲,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想必老神仙必有那長生不老之術吧?”
丘處機道長眼含笑意望著成吉思汗,輕撚銀須,回道:“哈哈哈,稟告大汗,此言乃世間謬傳,實不相瞞,貧道現時虛歲七十有五,還未窺見那長生不老之術啊。”丘處機頓了頓,眼見成吉思汗臉上飄過一絲失望,接著又說道:“大汗,貧道雖未求得長生不老之術,然對益壽延年的養生之道卻略有心得”。
成吉思汗雖然在見到丘處機之前滿懷希望,更希望老神仙傳授長生不老之術,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去實現自己的千秋霸業,但是從內心裡對是否真的存在長生不老之術也是半信半疑,今日聽到老神仙所言,難免有些失望,但道長坦誠相見,不故弄玄虛,也贏得了成吉思汗的好感。且人生七十古來稀,成吉思汗見丘處機雖已年過古稀之年,但中氣充盈,雙目有神,神采奕奕,心想其也必有過人之處,於是繼續問道:“何謂養生之道?還請道長賜教。”
丘處機答道:“道家確實長久以來以追求長生成仙、肉身不腐為修煉目標,經曆代弟子修煉總結,講究內外兼修道法,也就是外丹、內丹之說。外丹以各種藥物燒練製作成丹藥服用,有些確也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但作用有限,且有些丹藥含有毒性,對身體毒害甚大。內丹則是講究以精、氣、神為人之三寶,以人體為爐鼎融煉,逐步可達到心空、神靜、意定的境界,就可能修煉出純陽之體,此時內丹即成,元神聚散自由,自然已是成仙之體”。
成吉思汗聽罷,大感興趣,原以為沒有長生不老的希望,但是聽聞丘處機此言,又似有修煉成仙的道法。成吉思汗禁不住追問道:“道長,難道真的有修煉成仙的道法?”卻見丘處機笑而不語,臉上似有一絲神秘之色,成吉思汗有些許困惑,不知為何丘處機避而不答。
過了一會兒,丘處機才又慢慢說道:“道法修煉須逐級精進,無法速成,大汗若真有心修煉,須從養生之道談起”。成吉思汗急忙回道:“煩請道長指點迷津”。丘處機繼續說道:“人體養生之道是修煉基礎,達成養生之道,才有可能進一步窺見修煉成仙的奧秘。而養生之道必須首先節欲念、保身體,於萬事萬物之間隨遇而安”。
成吉思汗聽到後竟一時語塞,試問自己一代梟雄,幾十年都在南征北戰、東擋西殺,無時不在掠奪或被掠奪財物和女人,怎麼可能做到清心寡欲?幾十年戎馬倥傯、金戈鐵馬,霸業未成,怎麼能靜下來修身養性?
丘處機仍繼續說道:“養身之道重在內固精神,外修陰德。天下蒼生儘皆孕於天地,與吾等一樣都是天地的孩子,如若為圖自身霸業,殺戮過重,殃及無辜,定會招致人怨天怒,必然有損大汗陰德,陰德不積,恐有災殃,養生之道就無從談起,自然更不用說修仙之道。”
看來這養生之道最基本的要求可能於一位貧民百姓而言尚有可能,但對一位心懷霸業的君王卻是那麼遙不可及,成吉思汗不禁有點泄氣,語言不免開始轉移話題:“道長,朕聽聞道家講求清靜無為,然治國安邦如若隻憑清靜無為如何做到天下大治?朕以為治國安邦的策略應以殺止殺,以亂止亂方能立於天地之間”。
丘處機不假思索,朗聲回道:“自夏、商、周、秦等諸朝伊始,曆朝曆代因殺伐和嚴刑導致天下大亂,王朝覆滅的教訓比比皆是,想必大汗耳熟能詳。平定天下,殺伐不可避免,然英明君主應以殺伐奪天下,以刑法除惡,以教化勸善,德與刑並用,恩與威並施,天下方能長治久安。”丘處機稍頓片刻,繼續說道:“大汗若要修仙得道,必先修陰德,大汗平定天下乃順應天意民心,然應適時去暴止殺,敬天愛民才是使得天下長治久安的大計”。
成吉思汗聽罷仔細揣摩,回想自己率蒙古大軍雖然攻城掠地無數,看似疆域廣闊,卻鮮有占領之地的百姓真正臣服於己,時時都有反叛的可能,說明自己未得民心,這樣取得的疆土並無實際意義。
成吉思汗嗬嗬笑道:“丘神仙每句話都是勸朕好生止殺,這到底是為何呀?”丘處機明白自己的一席話對成吉思汗已有所觸動,於是趁熱打鐵:“天地之道皆好生而惡殺,大汗攻城掠地,應避免殃及無辜,保住黎民百姓的性命,並使之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此乃順應天意之所為。而順天者,上天必會眷佑於吾,降福予吾等。如若為子孫後代考慮,就更應布施恩德,實行仁義,多行善事,以得民心所向,以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國力定會日趨強盛,大汗的六合之大業自然可成,且千秋萬代連綿不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丘處機坦率誠懇、循循善誘的一席話如振聾發聵,一步步點醒成吉思汗心中很多困惑,令成吉思汗漸漸有所感悟。
成吉思汗大腿一拍,激動的說道:“神仙所言,正合朕心呐,真如醍醐灌頂,令朕茅塞頓開!”,轉頭對一旁的耶律楚材說道:“神仙所言,均要一字不落的記錄下來,朕要慢慢參悟!日後叫太子和大臣們均要逐字研讀,用心領悟!”,耶律楚材答道:“大汗與神仙所言均已記錄在冊”。成吉思汗又對丘處機言道:“神仙不遠萬裡而來,定要在大帳中好生休息,多盤桓些時日,朕還要多多向神仙請教啊!”,丘處機欣然允諾。
就這樣,丘處機隨成吉思汗西征和東歸的路途中,二人經常促膝長談,探討養生之道以及治國安邦大計。丘處機還給成吉思汗講了很多的自然規律、天意道法、仁愛孝道的學問,令成吉思汗受益匪淺,甚至因此修改了很多蒙古的律法,變更了一些蒙古的習俗。可以說,曆史上這次著名的“龍馬會”,對成吉思汗以及後代們在治理國家、學習中原文化、律法的製定等等方麵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轉眼已近一年,畢竟丘處機年事已高,不能適應高原氣候,丘處機提出辭行,成吉思汗萬般不舍,想贈送丘處機很多金銀財寶,但是丘處機婉言謝絕。
於是,成吉思汗賜命丘處機為天下掌教,總領天下所有道教道門,免去天下道教教徒賦稅、差役;賜予丘處機虎符璽書,這虎符璽書就是一塊虎頭金牌和一封蓋著玉璽大印的詔書,代表如同成吉思汗親臨,可以對各地官員發號施令;將燕京的道觀天長觀賜予丘處機居住修道,改名為長春觀,命燕京行省官員對長春觀進行修繕。
臨分彆之時,成吉思汗捧著丘處機的手說道:“天意賜朕神仙親臨,來提醒朕領悟天意,朕定會常常思念神仙,神仙也一定不要忘了朕呀!”。丘處機大禮回敬,說道:“貧道感激大汗恩寵,望大汗保重龍體,遵從天意,好生止殺,敬天愛民而積無量功德,於養生之道有所成就之後,貧道再與大汗探討修仙得道心法。”
二人依依惜彆,丘處機由成吉思汗派遣的五千騎兵護送回到燕京長春觀今北京白雲觀),後麵還有二人在長春觀的第二次會麵,此時暫且不表。
後來,耶律楚材將成吉思汗與丘處機會麵的情形及會談內容記錄成冊,命名為《玄風慶會錄》,而成吉思汗與丘處機還有很多密談的內容並沒有記錄在冊,外人無從知曉,後文書自會詳細介紹。丘處機弟子李誌常也將一路西行的詳細經過撰寫成書,題名為《長春真人西遊記》。這兩本書均是描寫“龍馬會”最重要的曆史記載,《長春真人西遊記》還被後人認為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重要參考文獻。
相關
鶴發童顏:成語,出自唐?田穎《夢遊羅浮》詩:“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意思是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麵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仙風道骨:成語,出自唐?李白《大鵬賦序》:“餘昔於江陵見天台司馬子微,謂餘有仙風道骨。”有神仙與修道者的風骨,比喻人氣質超塵絕俗。
精神矍鑠:成語,出自《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傳》。矍:驚視的樣子。矍鑠: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意思是指老人富有精神,老而強健,不失風采。
貧道:“貧”表示“本”,含謙遜、謙卑之意。“貧道”是一種謙稱,道者的自我稱呼,同貧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