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關在避暑行宮裡狂吠的猛犬就是成吉思汗又怕又愛的猛犬軍團。由於避暑行宮地處山林深處,時常有野獸出沒,且為了防止敵人的偷襲,耶律楚材和劉仲祿來避暑行宮時特地帶了三百隻藏獒用作戒備。聽傳令兵報說,大汗將來到行宮避暑,早就將這些猛犬們關了起來,以免驚嚇了成吉思汗,畢竟隻有少數人知道成吉思汗怕狗,不能驚到大汗折了大汗的威風。
猛犬的狂吠聲驚動了避暑行宮裡正在忙碌的人們,大家紛紛停下手頭的活計,邊歡叫著“大汗,大汗!”,邊快步向成吉思汗馬隊奔了過來,為首兩人正是最為信任的兩位近侍臣耶律楚材和劉仲祿。
眾人來到大汗馬前行禮,成吉思汗等人下了馬來,笑嗬嗬的拍打著大家的肩膀,一陣寒暄過後,就慢慢踱步而行欣賞起避暑行宮來。這避暑行宮修的真是宏偉精致,四處可見穿鬥攢尖頂,方形四角出翹,造型新穎,雍容華麗,門楣、門扇、門窗上雕刻的飛龍翔鳳、珍禽異獸、奇花秀草,端的是工藝精湛,巧奪天工。
成吉思汗不由得心中大悅,方才路上的傷感立時煙消雲散,吩咐大擺筵宴,犒賞眾將士。耶律楚材和劉仲祿早已經安排妥當,此時已是晚飯時分,立刻張燈結彩,就在行宮的中庭院落草地上搬來桌椅擺上一道道珍饈美饌,一壺壺美酒佳釀,好一片熱鬨景象。
瞅個機會,劉仲祿笑吟吟地走到成吉思汗身邊,一陣低語,成吉思汗聽罷突然放聲大笑,狂喜地抓住劉仲祿的肩膀,大聲歡叫:“太好了,太好了!”,情不自禁高興得像個孩子。劉仲祿和耶律楚材也都跟著成吉思汗哈哈大笑,高興地說道:“大汗真是福與天齊,仙福永享啊!”。
原來,讓成吉思汗欣喜若狂的好事是劉仲祿告知他王妃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有喜了!古爾王妃近期總是感覺身體沒勁,吃飯沒胃口,容易犯困,甚至還出現頭暈和惡心的情況,王妃以為自己身體出現了什麼病況,請劉仲祿前去診治。劉仲祿經過一番切脈,發現是喜脈,已經有兩個多月了。劉仲祿並沒有立即告知古爾王妃實情,隻是告訴王妃可能近日操勞避暑行宮的布置,身體疲勞,多休息幾日就會恢複,同時叮囑下人熬製些安胎藥假說是補氣凝神的藥湯服侍王妃服用。
年近古稀,老來得子,簡直是可以媲美人生四大喜的又一大喜事啊,怎不叫成吉思汗心花怒放?成吉思汗的子女大多已經成人,連年的馬上征戰已使其很久無暇顧及後代的繁衍,直至意外得到了古爾王妃,雄風才又重新燃起,沒成想喜從天降,竟然還能開花結果。
成吉思汗興奮之情無以言表,本想立即過去看望王妃,但劉仲祿提醒說王妃正在休息,不要讓王妃太過激動,以免驚動了胎氣。成吉思汗這才穩定下情緒,吩咐即刻開席,定要好好慶祝一番這天大的喜事。
頓時,喜悅的氣氛彌漫了整個行宮,人們開始載歌載舞。將士們、女人們紛紛跳起了摔跤舞、盅碗舞、筷子舞,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臣民們絡繹不絕地向最尊敬的至高無上的大汗進獻哈達,向大汗敬上馬奶酒,一起縱情暢飲,整個行宮到處都是歡歌笑語。
成吉思汗等人酒正酣處,忽然有箭速傳騎八百裡加急的傳信軍士求見。我們先來說說這箭速傳騎是怎麼回事。蒙古帝國擁有著橫跨歐亞的巨大版圖,而如此大的疆域,即使乘坐今天的飛機也要十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才能跨越。那麼在遙遠的成吉思汗時代,他們是如何解決長途跋涉帶來的溝通困擾呢?
成吉思汗在他的領地裡建立了以驛站為據點的交通傳遞網絡,各個站點備有快馬和物資儲備,之間通過驛路連接起來,四通八達。同時組建了一支素質過硬的通訊部隊,充分利用快馬的奔跑速度,沿途換馬不換人,加上各地所建驛站補充給養,每日行程可達幾百裡地,大大提高了訊息傳遞速度,是當時世界上最好最快的通信聯絡方式。由於這支特殊的傳訊部隊所擁有的高效有序的情報傳遞網絡,使訊息傳遞的速度被形容像射出的飛箭一樣快,所以又將這種通信聯絡方式稱為箭速傳騎。
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根據緊要程度,傳送的速度可達到每天四百裡、六百裡,最快可達到八百裡。“八百裡加急”專門用來表示最緊急情況下的信息傳遞。
傳信軍士帶來的是遠在燕京長春觀的丘處機所發的的一封密函,成吉思汗急忙拆開封泥,打開皮匣,取出信紙展開,隻見上麵字跡筆走龍蛇、行雲流水,正是丘處機親筆所寫。密函中寫道:“自貧道與大汗一彆,已逾四載光陰。遵大汗旨意,燕京皇宮一切已安置妥當,隻等大汗巡查。貧道近日煉得一些丹藥,於強身健體大有裨益,貧道須親自交予大汗。貧道已至耄耋之年,恐留於塵世之間時日無多,行將就木之時,貧道心懷機要之事需向大汗當麵稟告,惟願大汗不辭辛苦儘速前來長春觀一敘。貧道丘處機草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成吉思汗看罷,有些納悶,燕京皇宮是龍馬會二人臨分彆之際,成吉思汗特地私下拜托丘處機的秘密,如今丘處機告知已經修建完畢,這件事沒有什麼奇怪的。但是,丘處機既已煉成強身健體的丹藥,為什麼不著箭速傳騎的傳信軍士一並帶過來呢,非要當麵交予。信中字裡行間顯露出丘處機似是知道自己大限將至,在駕鶴西去之前,著急想將有些事告訴成吉思汗,而且非常急迫,但有何機要之事不能在密函裡說清楚呢?
成吉思汗隱隱感到丘處機要當麵告知自己的事情一定非常重大,然而現在正是戰事緊張之時,西夏中興府還未攻下,如果前往幾千裡地之遙的燕京,恐怕會影響大軍的作戰指揮。但是,丘處機畢竟是得道高人,這麼做必定有他的道理。
成吉思汗舉棋不定,將密函輕輕置於桌上,轉頭看向鄰座的耶律楚材,示意他也看看。耶律楚材取過密函,讀罷,眉頭也皺了起來,與大汗對視一下,將密函折好,重又放入皮匣之中。二人並未言語,仍繼續與大家一起暢飲。
相關
珍饈美饌:饈:滋味好的食物,饌:飯食。意思是珍貴而味道好的食物。
福與天齊,仙福永享:意思是形容福氣極好,人的壽命跟天的壽命一樣長長久久,長生不死。每天享受著跟神仙般優哉遊哉的生活。
有喜:此處指的是婦女懷孕。
切脈:是中醫用手指切按患者的脈搏,感知脈動應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判斷病證的診察方法。中醫脈學理論淵深博奧,中醫脈診操作簡便易行,是中醫診斷學中獨具特色的一種診斷方法。
喜脈:就是指女性懷孕後的脈象,一般最常見的是滑脈。大部分在懷孕後50天左右,就可以把脈出來。
安胎藥:溫脾保胎、益氣凝神的中藥。
人生四大喜:出自《神童詩·四喜》。指的是: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與其對應的人生四大悲是指少年喪父母,中年喪配偶,老年喪獨子,少子無良師。
繁衍:詞義指繁殖衍生,使其逐漸增多、增廣;使生物數量逐漸增加或增多。
胎氣:妊娠期孕婦出現惡心、嘔吐和腿部腫脹等反應。
摔跤舞:來自蒙古族人民所喜愛的傳統摔跤,屬蒙古族民間舞蹈,屬男性群舞,在草原上盛行。
盅碗舞:亦稱打盅子,是蒙古族“打盅舞”和“頂碗舞”結合的舞蹈藝術。傳說起源於古代打仗時獲勝利的人們在慶典宴會上拍掌擊節、擊酒盅助興。演變發展成為手持酒盅、頭頂彩碗而舞蹈。
筷子舞:是蒙古族的特色舞蹈,在婚禮、喜慶節日歡宴時,在弦樂演奏及人聲伴唱中,由男藝人表演的單人舞蹈。表演者右手握一把筷子,用它敲打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處,擊打的同時肩部環繞聳動,腕部靈活翻繞,敲打聲輕脆,節奏鮮明,情緒熱烈。
哈達:是蒙古族、藏族人民作為禮儀用的絲織品,是社交活動中的必備品。表示敬意和祝賀用的長條絲巾或紗巾,多為白色,藍色,也有黃色等。此外,還有五彩哈達,顏色為藍、白、黃、綠、紅。藍色表示藍天,白色是白雲,綠色是江河水,紅色是空間護法神,黃色象征大地。五彩哈達是獻給菩薩和近親時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貴的禮物。佛教教義解釋五彩哈達是菩薩的服裝。所以,五彩哈達隻在特定的情況下才用的。
馬奶酒: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馬壯,是釀製馬奶酒的季節。勤勞的蒙古族婦女將馬奶收貯於皮囊中,加以攪拌,數日後便乳脂分離,發酵成酒。隨著科學的發達,生活的繁榮,蒙古人釀製馬奶酒的工藝日益精湛完善,不僅有簡單的發酵法,還出現了釀製烈性奶酒的蒸餾法。六蒸六釀後的奶酒方為上品。馬奶酒性溫,有驅寒功效。被稱為元玉漿,是“蒙古八珍”之一。曾為元朝宮廷和蒙古貴族府第的主要飲料。
驛站:是古代供傳遞軍事情報的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
密函:意思是指秘密信函。
封泥: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遺跡,是蓋有古代印章的乾燥堅硬的泥團。由於原印是陰文,鈐在泥上便成了陽文,其邊為泥麵,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寬邊。用於信函封口,避免無關人員隨意拆封。
筆走龍蛇:成語,出自唐?李白《草書歌行》:“時時隻見龍蛇走,左盤右蹙旭驚電。”意思是指筆一揮動就呈現出龍蛇舞動的神態。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風格灑脫,也指書法速度很快,筆勢雄健活潑。aodiezhinian,出自曹操《對酒》:“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形容年紀十分大的時候,一般指老人八、九十歲的時候。
行將就木:成語,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意思是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比喻人臨近死亡。
駕鶴西去:中國古代常把鶴作為長壽的象征,還把離開塵世比做“駕鶴西去”,鶴作為一種吉祥的靈鳥,更是與神仙相伴。意思是騎著鶴飛往天堂。引申意思:對死亡的一種避諱的說法,含有對死者的尊敬、祝福之意。
喜歡成吉思汗的秘密請大家收藏:()成吉思汗的秘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