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戰士,一萬船員,一萬星民。
每一月的支出都是一大筆。
要是效忠的話,那就可以節約一大筆開支了。
依舊開工資,但可以少開點不是?
創業艱辛好吧。
但很可惜,沒有誰聽忽悠。
第二份合約等同於賣身契:不簽!
生效九百年,星民總共能活多久?
九百年星際年。
雖說在場有很多娃娃兵,但是吧...它們可是具備常識的。
彆看它們年紀小,每一個學院出來的娃娃,不說身強力壯,但至少不會被忽悠,它們可是剛出道的娃娃,絕對不會一開始就被騙,反而有過不少閱曆的娃娃才會被忽悠。
兩艘星艦上年齡最大的除了博爾本身,才7歲,最小的才4歲,剛從學院畢業。
至於為什麼用這麼小的娃娃,第一:工資低。
第二:聽話!
雇傭合約兩個字:聽話!
合約期限十年,星域年!
宇宙時曆統統十進製。
十個月一年,一個月十天,其中以生命星球的距離來算。
跨越一顆生命星球需要多少?
一個月!
這是均值,帝國衡量是均值,有些星域比較大是例外。
一片星域通常是10顆生命星球,剛剛好一年。
星域年。
而跨越一片星區則需要十星域年。
當然要是停留在星空,或者說停留在星球又是另一種算法了。
星空的流速更慢,所以遞減十,而星球雖然安定,但轉速過高,一個樣。
正常的星民不進行超速移動,活個九千年不是問題,理論上能活一萬年,因帝國明麵上的生命星球都上萬了,還是很強的那種上萬,一萬顆生命星,增加十年壽命不是問題。
反正帝國隻給出了明麵上九百年的星壽,完全不想給出具體的。
停留在星空或者星球的話,大概九千年左右,興許更多,興許更少。
相對而言,停留在星空的壽命更長,無他!星球上有許多黑科技。
生命是帝國的貨幣,那麼活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而每一個月帝國給予的補貼可不是按停留時間算,而按超速行駛中的時間算的。
1帝國幣的補貼,在星空流速中可以溫飽,但在星球上...保證餓不死你,餓不死的貧民。
餓不死的狀態,生命才能快速流失不是。
不能忍!
所以理論上,每一位星民每一個月至少需要10帝國幣,才能在停留時間維持溫飽的狀態,成為一個平民,而成長需要更多的養分!而剛剛從學院出來的娃娃正是處於黃金期,其生命力絕對充沛。
低於10帝國幣的每月工資,但星球上屬於苦力!因帝國的補貼是按星際算的。
以星際月算,一個月可以跨越一百顆生命星球。
飄蕩了100顆生命星球,隨便撈點什麼回去不劃算?
新生代畢業,通常乾的第一件事:星際旅行。
隻走星軌航線,絕不偏離!
因星軌裡麵是很安全的新手區,隕石不會撞上星軌,而且在星軌中跑得快。
租賃飛船,在星軌旅行,看看能不能收集到剛巧偏離星軌的隕石碎片,或者打死靠近星軌的異類生命體,比較弱的那種。
帝國的名言:事物皆有價值,無論多小,無論多少。
新生代拾荒者,清道夫。
第一次星際旅行:100帝國幣。
無論攜帶了多少垃圾回來,隻要有,這是額外的。
第二次:10枚。
隻要飛船不曾損壞,10枚不變,但要是損壞了,第三次1枚,之後則是租賃。
租賃無需賠償,但每一次損壞一次價格都會更高,直至能買下一艘飛船。
星民是星際的正常標準,平民是基本,而貧民是一條紅線,一月的補貼,可以保證餓不死,但要是不節約一點吧,還是會餓死的,人都要餓死了,當然會突破紅線,而一個星球通常會根據紅線確定一個閾值。
當星球超出了這個閾值,彆說上麵的生命了,連這顆星球都沒必要存在,因它成為了一顆罪星,可以說被廢棄了,雖說可以清洗改造,但過於太麻煩,所以...轟轟!
或許它會以另一種形態重新出現,比如...邪神。
製造邪神是不是挺有意思?
哈哈。
....
娃娃們不聽忽悠,那麼博爾每月至少得支付三百萬貨幣。
平均每一個100帝國幣。
三百萬!
要是以最高標準衡量,每人1000,一個月三千萬!一年三億,而它總共持有的財富,嗯...5億。
而一艘戰艦的價格是10億貨幣,期間每一個月的維護是千萬,最少則是百萬,而戰艦的擴充伴隨著人員,又是一筆消耗,更何況還得加工資不是?
戰士的工資需要更高,因它們更具備危險性,當然拉,作為幾歲的娃娃你能指望他能有多少戰力?扯淡。但是吧,戰力反而是最為需要培養的。
不過...白養?絕對不可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器、戰甲、載具、哪一個不需要巨額投入?
所以...雇傭是臨時性的。
娃娃們是自由的。
自由的代價,則是得不到最高的配額。
雇傭價:100。
招募價:1000。
一艘運輸船,一艘驅逐艦,三萬人員,5億維護費用。
維護按最高標準。
招募按最高標準。
5億一年全部報銷。
100的合約是打動不了娃娃的內心的,它們可是超現實。
拿出招募價還差不多,雖然戰士是弱小的戰士,星民是普通的星民,艦員更是渺小的艦員,但它們擁有遠大的理想。
招募價:1000。
這可以讓它們更快的成長,所以不介意再簽一份合約,但...不能太久!太久得漲價!
戰士需要鍛煉,艦員需要訓練,星民需要研究。
向前看齊!
沒有回饋,博爾也隻能關閉了投影,默默的嘴抽。
小小艦長看向在他頂頭上司,心裡默默道:我的價格是一萬!而且...還得報銷公費!我要開戰艦去打架,不要保駕護航!哪怕是打蚊子!。
而船員...:我們需要訓練!
空艦的造價是10億,而火力...另算!儲備...再說!
當然,要是打造配置齊全的一體化戰艦就是另說了,不過一體化戰艦雖說性能更好,但拆卸就非常考驗船員的素質。
艦炮被轟壞了不能及時更換,直接癱瘓,而船員要是死傷了,直接架空。
小型戰艦的高配:一萬艦員。
當然,它們如今應該說是船員才對,而艦員這東西吧...需要訓練。
戰艦不被打壞怎麼訓練修理?對吧。
戰艦不曾開火,怎麼調試每一次火力的精確度?
它們擁有完整的知識架構,但是吧...好像麼有用武之地,好像又有,至少它們在戰艦上,隻不過不一定什麼時候能用上。
不準開火。
不準破壞。
不準拆卸。
玩蛇皮!
雖說我們現在的招募價隻有1000,但遲早!漲到一萬!!!
博爾準少校演講完畢。
小行星之外,小小艦長沃爾特高呼:“全體艦員!準備1號預習演練!火力準備!”
“收到!”
艦員興奮的回應。
航跡將近一月,駕駛者高配小型驅逐艦還沒開過火好吧,早就饑餓難耐了。
一萬個火力發射點全部對準小行星碎片。
萬事俱備!
艦長看向博爾,此時博爾也興奮的喊出了火焰的開關:“平火洗禮!”
密集的光速如流星墜落般轟炸,原本凹凸不平的小行星,在炮火的轟炸中逐漸平複。
由於是第一次的開火,在最開始的密集光速之後,逐漸稀疏。
調試。
艦員需要配合,而這樣的經驗是學院教不來的。
相比於智能的統一協調,人工在統一方麵不如智能,但在協調方麵,可以慢慢超越。
速度、火力的輕重,這些都需要調試,而艦員的經驗也是在調試過程中獲得成長。
智能的火力覆蓋可以做到輕重統一,速度一致,而艦員價值火力係統做不到智能那麼變態,但它們也有優秀的地方。
如火力等同,但速度不一,那麼經過調試之後,可以加重部分火力以達到速度等同的效果,完成集火統一,這樣的集火雖說火力落點的輕重不同,但是經過後續的調整同樣可以完成一致,比如減少火炮的密度,增加發射器的衝擊力。
雖說調試的最終結果則是與智能平齊的地步,但調試這東西最重要的是測試對方的防護罩薄弱點。
假如對方的防護非常均勻,那麼就開始嘗試主炮了,一艘戰艦至少具備一艘主炮,而這艘主炮的威力,相當於戰艦上所有火力設施的合力,戰艦上最貴的一部分。
啟用主炮,全艦啞火,非常極端。
集火覆蓋,測試薄弱點,啟動主炮,一發入魂,運氣好一次就可以轟壞一艘戰艦。
為什麼說運氣好?
因人家的防禦設施是可以調整的,而火力覆蓋則是讓人家來不及調整,要是最強的矛vs最強的盾,拚的就是儲備能量了,血虧!
當然拉,戰艦在戰鬥時,可以強行變更防禦重點,不過這會對戰艦內部造成嚴重的損傷,形成了薄弱點,這就很考驗轉換器的質量了。
轉換器。
反重力設置。
重力海綿。
防護裝置。
主炮。
火力裝置。
儲備...等等。
每一份都是價值高昂,僅空艦就是10億,等同於一個模型外觀,後麵才是重頭戲,一般的星際公民,那都是從空艦慢慢架構零件。
如今一艘豪華戰艦,一艘運輸船價生產線,配齊成員的配置,這是土豪打法。
當然拉,沒有最土豪,隻有更土豪。
有些家夥開局就是戰列艦,兼職過分!驅逐艦這玩意輪火力是不如戰列艦的,它更重功能性,但勉強可以湊合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至少用來挖礦沒什麼問題,且更加安全。
火力洗禮,不僅是讓礦星更好挖,更能縮短不少時間,以及增加礦產的價值。
火力洗禮相當於什麼?
小範圍的空間壓縮,有效提高礦星的密度,更能讓生產線更容易架設,火力洗禮,好處多多,但一般人玩不起這種土豪模式。
首先洗禮澆灌出的火力,需要回收,更需要修複。
沒有修複技術,不能回收,那就是血虧。
簡單的修複,艦員會。
但修複多了之後還能用嗎?這就要靠星民研究了,研究新的型號,修改部分參數,而戰艦的內部就有簡單的火力修複設備,以及生產設備,當然戰艦不是主生產的,所以戰艦內部的東西,智能勉強能用。
以簡單的設備,進行精心的修複。
磨時間。
當傾瀉的火力,差不多宣布告毅,下一步開始。
降落於行星碎片上,布置生產線,以反重力懸浮裝置,讓這顆行星趨於穩定,而這需要運輸船。
每一艘運輸船最為重要的設置便是反重力懸浮裝置,這相當於把一件物品捆綁,隻不過是在真空中捆綁。
當然拉,生產線也具備這類裝置,但它的功率不夠大,保護著行產線沒問題,但這行星碎片可是會行動的,時間久了指不定飄到哪裡去了,一旦距離航線過遠,也意味著不在安全,這時候就需要戰士了。
相比於艦船以及星民的脆皮,戰士的身體素質普遍比較強,這並非是需要戰士去打架,去擊殺異類生命,而是充當一個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