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想到了什麼,但又忘了。
鬼鬼們出入鬼域,以轉交己生的方式形成良機,這是轉世的方式。
至於離開世界,跑到其他地方...咳咳。我們都在時代呆著呢好吧,這可以說有些路是封閉的,走不通,更多的是創造出來,或者衍變,但怎麼說?不至於無解。畢竟貫通是雙向的不是,隻是離世可能有些難,這樣的難是對於虛世而言。
正常的世界是怎麼離開來著?通天。或者說開天辟地。
這是大路。
既有這樣的大路,就有小道不是。嗯。小道則是補漏。
如世界存在一個漏洞,自己通過這個漏洞跑掉的同時也補上了這個漏洞。
有些世界,的確存在漏洞,四處漏雨。
可有些世界是完美的,儘管它是支離破碎的,但本質上卻沒有漏洞,比如虛世,它具備的是各種各樣的缺陷,而不是漏洞。
一個是補缺,一個是補漏。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完美無缺。
這樣的世界什麼都缺,但它又不缺什麼,也就是說得認為它缺什麼才行。
這是認知,認知到無缺的狀態。
什麼都缺,那就是什麼都可以補,怎麼補?
一個是化物,一個是造物。
化物通常代表離開,以把自己化了的方式離世,可自己是存在的嗎?要是不存在,離世豈不是麼有了?嗯。就是這樣。
造化造化,便是這樣。
最為簡單的造物,便是化物,化物了離不開,它僅僅隻是離世,離開了世界,外麵有什麼嗎?什麼都沒有。
虛無因自身不存。
這是離世。
另一種則是造物,可究竟要造什麼?不知道。
不知道缺什麼,怎麼能知道造什麼不是。
這是無知,也是虛世的奇異狀態。
認知到什麼都缺,是無缺,但具體缺什麼?不知道。
這怎麼造?嗬嗬噠。
不是說不能造,而是這樣的造是塑造。
自己是存在的不是?世界是存在的不是?塑造自己,塑造萬事萬物。
簡單來說,就是玩泥巴。
自己捏不出來自己因看不見,可以叫彆人捏不是。
彆人捏自己,自己捏彆人,捏好了,瞅瞅這是你,可這是你捏的,不是我捏的,不算不算,化掉化掉。
在舉個小例子好了。
一株樹木、一朵鮮花、一堆泥土。
樹木把泥土捏成了鮮花的模樣。
鮮花覺的這是樹木捏的不像自己。
屆時泥土自化,它化掉的是自己嗎?不是。而是樹木捏出來的泥花,雖說化掉了自己,但自己還存在。
這是化物,化掉自己成為鮮花的一生,重新回到泥土的姿態。
那泥土自化之後,之前的塑造的鮮花成為了某種形象。
我不像,我化了,你它丫的自己捏,看看你能捏出什麼花來。
鮮花表示:自己捏就自己捏。
可這個形象吧...非常虛。
這一捏就是雜亂無章,怎麼捏都捏不好,可鮮花有沒有一個參照體?有的。之前樹木用泥土捏出來的鮮花則是印象,照著這個印象捏自己。
捏出自己的模樣,自己的形象,自己的現象,當捏成印象中的自己時,在進行修飾,改動,既是完美無缺。
但...
樹木用泥巴捏出來的花朵,真的是鮮花嗎?
印象是模糊的。
所以鮮花看這份印象不像自己,一個是看不懂,一個是模糊。
看不清的自己,因無論是鮮花,還是樹木,或者泥土,都是模糊的。
那泥土化了,鮮花無論怎樣捏,都是模糊的,因本身就是模糊,這是一個模糊的模樣。
印象是模糊,化了之後的模樣自然也是模糊,也就是說,沒有所謂的形象。
那麼得捏出一個形象來,讓模糊變的清晰。
這是自己的形象,就算彆人看了是模糊的,但自己看卻是清晰的。
這時在讓泥土和樹木觀看。
樹木:怎麼有兩朵鮮花?
泥土:誰是你?
鮮花:你們猜。
一模一樣的形象,彆人可是分不清的,因這是自己的形象不是。
到了這一步,形象宣布成型了。
當自身與形成紛紛不動時,誰都不知道誰究竟是鮮花。
一朵鮮花是生靈。
一朵鮮花是萬物。
雖說萬物皆有靈,但形象有靈嗎?它有的是鮮花之靈,而自己是沒有的,所以它是萬物,這樣的萬物是無靈的,可它們卻有主。
這是無主。
萬物雖有主,但不曾認主。
兩朵鮮花一模一樣,但...我知道你是我,可你卻不知道我是你。
這便是造物。
造物最為基本的條件便是三生。
無三生則是化物,這樣的化是分化,從本質上來說屬於自殘形穢。
如樹木切割下來自己的一部分,給鮮花捏出一個鮮花模樣,好聽點說這是分化,其實就是自殘。
樹木本來是完整的,分化之後還完整嗎?不完整了。
兩生化物,三生造物,而化物的進程也與造物不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樹木行駛分化,那鮮花捏出來的需要是樹木的模樣,而這是為了補漏。
樹木分化了,完整的自身是不是出現了一個漏洞?嗯。
模樣也好,形象也罷,都是為了補漏,可在怎麼補漏,分化之後是會存在裂痕的。
當鮮花捏出樹木的模樣時,這世間興許沒有樹木這回事了,樹木流失乾淨了。
鮮花捏出來的模樣,則是為了彌補,萬物有靈,但隻是有過而已。
彌補了,隻是說存在萬物這回事,當鮮花給樹木捏出了形象,樹木雖無靈,但卻有根。
這是靈根之說,往後是嫁接,以嫁接靈根的方式,供萬物回春,但不在如初,猶如新生。
既最開始是分化,而後則是融合,融合之後化己,在把最初的樹木給分出來。
這是消融分化。
最初的樹木重新分出來了,可它們知道誰消融了嗎?它們或許會知道鮮花消失了,但卻不一定知道這份消失其實是消融,而且到了這一步,很多事情都變樣了。
還能分化嗎?融合了分不出來,之後的分則是蘊育。
樹木蘊育出枝丫,枝丫彼此重聚,可枝丫會重聚嗎?彆想。枝丫是新的。
所以樹木需要凋零,若自身不凋零,枝丫可是不會重聚的,凋零時,枝丫散落,重聚根基,煥然又一新。
兩生化物,一無所有。
這個新一具備所有,它自然可以把原本的鮮花與樹木重新分出來,而代價則是一無,雖說無,但卻擁有,可鮮花和樹木知道嗎?不知道。重新開始唄。
這回事...返本溯源。
仔細想想,自己竟然能分裂,很奇怪不是。
除非是自己不完全屬於自己,雖完整,但卻能分。
如我們就是分不了的狀態,這不是說自己就屬於自己的,隻能說較為單調,而且...分化也不是什麼好舉動,分了就算立馬在合上,那也是有裂痕的,充其量遺漏的較少而已。
怎麼說好呢?分化並不是不能化,但玩的方式得正確。
於虛世而言,有所謂的漏洞嗎?沒有。
分化了固然會造成傷痕,但由於世界的完美無缺的,所以這樣的傷勢本質上又是不存在的。
這不是說分化了去捏誰,而是分化了之後直接在融合。
分出多少,融合多少,就算有所遺漏,但它是會回流的。
這是固步自封的方式。
如分出自己的一小部分,也不指望捏誰,分完了之後立馬黏上,而這一次次的分割,又一次次的黏上,則是化物的手段。
遍體鱗傷的則是化物功成。
自身鎖於萬物體內,固步自封。
額...不能說是遍體鱗傷,隻能說這是一個形象。
當自身固步自封了,自然也可以離世了,自身都化物了不是,坐看歲月靜好嗎?不至於。
離開玩玩唄。
給世界留下了一件遺物,而自己也離開了。
這是化物,自行切割,在自行巴適,但怎麼說?虛世才能這麼玩。
虛世的感覺很少,可以有,也可以沒有,這麼玩沒什麼毛病,但正常的世界吧,那感受,絕對是刻骨銘心。
是吧。
為什麼虛世能這麼玩呢?
因虛世比較單調。
當化物離世,見證世外繁華之後,遺物是會衍變的,這是變化,不過以這樣的方式離世了,不一定再能回來。
遺物衍變了不是,沒有描點了,但也不是不能跑回來。
比如以畫像的方式。
當遺物呈景,這樣景象是可以畫出來的,就算是畫的不同又怎樣,但它仍是現象級彆的東西。
這樣的現象是可以對世界造成影響的,比如說乾涉遺物的衍變,呈現出扭曲的情況。
比如一個世生以固步自封的方式,跑到禁區了,那遺物本應是朝著禁區的景象衍變,但由於當事者的乾涉,遺物並沒有順應的做出衍變,而是成為了一個扭曲的點。
世界又不是禁區。
世界可以不朝著禁區的方向推進不是,世界就是世界。
若世生作畫,它們是以世界的角度出發的,則世界會做出改變,讓這件遺物扭曲。
一句話:世界不是禁區。
當然,要是不作為,這樣的遺物就是另一種情況了,它會衍變,但也不是朝著禁區衍變,而是具備禁區的因素。
如世生入禁區,哇。這是世界。
天然的認為,禁區是世界,而不是世界是禁區,進而...世界應該是這個模樣,但僅僅隻是模樣而已,遺物會朝著這個模樣衍變,但僅僅是模樣,浮於表麵的模樣。
它有任何威力嗎?沒有。
這就像是一種色彩,在表麵上塗鴉,因這樣的色彩更加光鮮亮麗,而且是世上沒有的,而這也是現象,但這樣的現象是呈現在世界那邊。
當世生知道的足夠多了,它們才會成為現象的軸心,對世界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影響,而這取決於認知和角度的不同。
迷糊的世生知道遺物代表著什麼嗎?嗬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要是不知道,離世就是簡單的離世,要是知道...嘿嘿。
遺物可以說就是媒介,儘管這樣的媒介,看不到摸不著,但卻存在,而且這樣的存在還是堅信的那種喲,因為它們是離世而來的。
它們知道單調的世界是如何奇幻,也見證了繁華的禁區是如何平庸。
那自己是屬於世界那邊的,還是歸屬禁區這邊?這取決於態度。
表表態。
是將奇幻的世界建立在禁區,還是將禁區的事物帶回。
不同的表態,意味著不同的轉變,萬物是可以凋零的。
若選擇將奇幻的世界建立在禁區這邊,遺物凋零。
這等同於在禁區抽取遺物之力,讓自身具備奇幻世界的力量,從而達到與眾不同的地步。
點石成金,移山倒海...不過爾爾,但抽也不是那麼容易抽的。
反向抽取,建立的作為的基礎上。
修練?差不多。
隻不過這樣的修練簡單而又輕易,僅僅隻需知道它是怎麼來的,這是其一。
至於怎麼做,這個就簡單了。
知道來自何處,怎麼做無非是自身想怎麼做。
每日行一步,可以抽取遺物之力,認為可以那就是可以,至於這樣的力量,能用來乾什麼。是吧。你想要用它來乾什麼?
比如說點石成金,你想要用這樣獲取的力量點石成金,那就是可以。
知曉來源,明知獲取,清楚用途。
完事。
不過這樣的奇異之力是總有耗儘的那一天的,遺物是會凋零的不是。
所以唄,得弄清楚,點石成金用來乾什麼,或者說建立什麼,隻有當建立的什麼時,這樣的力量才會源源不斷,就算很小。
萬物凋零,凋零到了何處?所建立的東西身上。
這是造物。
這份力量可以是恒定的,但首先它需要具備一個載體,一個恒定的載體,而且還有保證這個載體不會因歲月的衝刷而消磨。
點石成金是造物之力,當誰都不需要金子時,它又會變成石頭,而變成石頭時,這份造物之力宣布耗儘了。
是吧。用金子乾點什麼?又建立什麼?才能源源不斷?
嘻嘻。
小金子雖說是力,但同樣可以是載體喲。
比如說造物之力,可以點化十塊石頭,那金子總共就十塊,怎麼才可以增多呢?例如用出去。
當用出去之後,彆人又不需要這塊金子了,而自己又拿回來了,又可以玩一次點石成金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