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與豬母岩
在閩東的楊家溪,有一處神秘之地——豬母岩。這裡流傳著千年的石磨和石泄桶,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每至夜晚,豬母岩的豬母便會跑到浙江平陽一帶偷吃麥子,直至天明才返回楊家溪。當地百姓雖從未親眼目睹,卻對這個傳說深信不疑,豬母岩也因此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乾隆年間,春光明媚,萬物複蘇。乾隆帝為尋出家做和尚的父親,微服踏上了下江南的漫漫征途。他不辭辛勞,足跡遍布南方的每一寸土地。這一日,當他行至楊家溪時,夕陽西下,夜幕即將降臨。乾隆帝見天色已晚,便決定在此留宿一夜。
他聽聞豬母岩的傳說後,好奇心頓起,徑直前往豬母岩,打算在岩下的小屋借宿。小屋裡陳設簡陋,僅有一張木床和一張桌子,乾隆帝卻並不在意。他躺在床上,望著屋頂,腦海中滿是對豬母岩的種種猜測,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
深夜,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夜的寧靜,將乾隆帝從睡夢中喚醒。他警惕地靜靜躺著,透過窗戶,瞧見幾個黑影正鬼鬼祟祟地靠近。這幾個黑影,正是一夥賊人。他們聽聞楊家溪的豬母岩下藏有寶貝,便趁夜趕來,妄圖一探究竟。
賊人悄無聲息地潛入小屋,一眼便瞧見了床邊擺放的龍袍。月光灑在龍袍上,泛出絲絲金光,賊人們以為尋到了傳說中的稀世珍寶,心中一陣狂喜。賊頭小心翼翼地捧起龍袍,向同伴使了個眼色,準備悄然離去。
就在他們轉身欲走的瞬間,乾隆帝猛地坐起身來,大聲喝道:“你們這是要做什麼?”賊人們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響嚇得魂飛魄散,手中的龍袍也“啪”地掉落在地。他們驚恐地看著乾隆帝,雙腿發軟,動彈不得。
乾隆帝站起身,目光如炬,威嚴地問道:“你們可知這是誰的衣服?”賊人們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心中懊悔不已,深知自己這次怕是闖下了大禍。
然而,乾隆帝看著這些因貧窮而誤入歧途的賊人,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憐憫。他輕輕歎了口氣,說道:“你們走吧,此事我不再追究。”賊人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片刻後,才如夢初醒,連忙跪地磕頭謝恩,隨後慌慌張張地逃離了小屋。
乾隆帝俯身拾起地上的龍袍,輕輕抖落灰塵,目送賊人們離去。他暗自思忖,今夜的仁慈或許能讓這些人迷途知返,重新做人。
第二日清晨,陽光灑滿了楊家溪,乾隆帝離開豬母岩,繼續踏上尋父之旅。而楊家溪的村民們,在這天發現豬母岩似乎有了變化,傳說中的豬母再也沒有跑到浙江平陽去偷吃麥子。人們紛紛猜測,是乾隆帝的仁慈和威嚴,讓這頑皮的豬母心生愧疚,從此改過自新。
消息傳開後,當地便流傳起了一句話:“豬母岩,豬母岩,豬母岩下好官廳。”在百姓心中,乾隆帝的這次到來,為這片土地帶來了祥和與安寧,豬母岩也因這段奇遇,成為了楊家溪一個獨特的象征,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正義善良的追求。
時光悠悠流轉,乾隆帝在豬母岩的這段經曆,如同璀璨星辰,在歲月長河中閃耀著獨特光芒,被一代又一代的楊家溪人傳頌。每逢閒暇,老人們總會坐在村口的大樹下,向孩子們講述這個神奇的故事,故事裡有神秘的豬母岩,有微服私訪的乾隆帝,還有那一夜發生的奇妙之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眼中滿是對過去歲月的好奇與向往。
隨著時間的推移,豬母岩不僅成為了當地的一處名勝,更成為了一種文化的象征。它見證了曆史的變遷,承載著百姓的情感與信仰。每一位來到楊家溪的遊客,都會被這個傳說吸引,前往豬母岩探尋那段神秘的過往,感受曆史與傳說交織的獨特魅力,而乾隆帝與豬母岩的故事,也將在這片土地上永遠流傳下去,成為永恒的經典。
喜歡短故事誌請大家收藏:()短故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