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雜記:新記潘金蓮_短故事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短故事誌 > 故事雜記:新記潘金蓮

故事雜記:新記潘金蓮(1 / 1)

新記潘金蓮

北宋年間,清河縣南巷住著一戶姓潘的人家。當家的潘老漢原是汴京染坊的夥計,因得罪權貴,帶著妻女逃到這小城落腳。膝下獨女潘金蓮年方十六,生得芙蓉如麵柳如眉,十指纖纖賽春蔥,偏生性情要強,不肯像尋常女子般困守閨閣。

彼時清河縣有兩大富戶,城東綢緞莊的張員外年逾五旬,雖妻妾成群,卻總愛往潘家小院跑。他瞧中潘金蓮的美貌,三番五次托媒婆說合,要納她做第九房小妾。潘老漢夫婦膽小怕事,又見張家送來的聘禮堆滿半間屋子,便動了心思。唯有潘金蓮將紅蓋頭撕得粉碎,對著媒婆啐道:"我便是做粗使丫頭,也不做那老頭子的籠中鳥!"

一日,潘金蓮挎著竹籃去市集采買,行至拱橋邊,忽聽得橋墩下傳來陣陣哀鳴。她探身望去,見個衣衫襤褸的少年蜷縮在淤泥裡,左腿血肉模糊,身旁還散落著幾本殘破書卷。原來少年名叫武鬆,本是滄州書生,赴京趕考途中遭劫匪洗劫,又被歹人打斷腿骨,丟在此處自生自滅。

潘金蓮心下不忍,當即解下汗巾為他包紮傷口,又喚來鄰居幫忙抬人。她將武鬆安置在自家柴房,每日煎藥喂飯,還偷偷變賣陪嫁首飾為他抓藥。武鬆雖身有殘疾,卻飽讀詩書,常給潘金蓮講些前朝巾幗英雄的故事。潘金蓮聽得入神,望著武鬆堅毅的眉眼,心中漸生情愫。

這事傳到張員外耳中,他妒火中燒,買通地痞誣陷武鬆盜竊。公堂之上,武鬆被打得遍體鱗傷,卻始終咬緊牙關。潘金蓮跪在縣衙門前三日三夜,終於等來新上任的青天大老爺。那縣令查明真相,嚴懲了張員外,還賜下五十兩紋銀助武鬆養傷。

經此一事,武鬆與潘金蓮的情意愈發深厚。武鬆拖著尚未痊愈的腿,在城郊開了間蒙學,教孩童識字。潘金蓮則在市集擺起繡攤,繡些鴛鴦肚兜、虎頭鞋售賣。兩人約定,等攢夠錢便去他鄉安家。

然而好景不長,這年清河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災。洪水退去後,瘟疫橫行,武鬆為救染病的孩童,日夜奔波,不幸染上惡疾。潘金蓮變賣所有家當為他抓藥,卻始終回天乏術。武鬆臨終前,緊握著她的手哽咽:"是我負了你...若有來世..."話未說完,便溘然長逝。

潘金蓮哭暈在靈前,醒來後性情大變。她收起往日的明豔,換上素白衣衫,整日守在武鬆墳前。張員外見有機可乘,再次派人提親。這次潘金蓮竟應了下來,隻是提出要執掌張家中饋。張員外求美心切,一口應允。

嫁入張家那日,潘金蓮頭戴鳳冠,卻不見半分喜色。新婚當夜,她將張員外灌得爛醉,從他口中套出當年勾結劫匪、殘害武鬆的實情。待張員外醉得不省人事,她取出早已備好的砒霜,儘數灌入他口中。

第二日,張府大亂。潘金蓮不慌不忙地將張員外的罪狀寫成文書,連同物證一並呈給官府。縣令驚愕之餘,深為她的情義所動,判她無罪。此事傳遍清河,有人讚她敢愛敢恨,也有人罵她心腸歹毒。

經此風波,潘金蓮將張家財產儘數捐給孤寡老人,自己則在武鬆墳旁蓋了間茅屋,辦起女子學堂。她教姑娘們讀書識字,還傳授刺繡女紅,常說:"女子不該困在四方天井裡,要像那風箏,掙斷束縛才能看見廣闊天地。"

多年後,清河縣的老人們說起潘金蓮,不再是那個被汙名化的形象。他們會指著學堂裡嬉笑的姑娘們說:"瞧,那都是潘先生的學生。她用自己的法子,活出了個響當當的人生。"而城郊那座小小的墳塋前,常年擺放著新鮮的山花,仿佛訴說著那段跨越生死的深情。

喜歡短故事誌請大家收藏:()短故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末日下的白毛醫生 禪宗故事 我是MVP,塔科夫商人是躺贏狗 掀桌!嗩呐一吹,瘋批閃亮登場 盲盒開掛驚豔八零,霍團長晝思夜哄 遼西夜行人 共舞在無妄之前 歡迎來到我的詭異網站 喧囂未及之處 九極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