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雜記:百年輪回_短故事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短故事誌 > 故事雜記:百年輪回

故事雜記:百年輪回(1 / 1)

百年輪回

大清道光年間,江南白橋鎮有條青石板路蜿蜒至鎮西,儘頭處矗立著一座斑駁的槐香樓。掌櫃陳鬆年年逾古稀,總愛坐在二樓窗前,望著庭院裡那株百年老槐出神。每當夕陽為槐枝鍍上金邊,樹影婆娑間,他仿佛又看見那個身著淡粉襦裙的少女,提著竹籃輕盈走來。

那年陳鬆年不過十六歲,在綢緞莊當學徒。一日黃昏,他去城郊收賬,歸途中忽遇暴雨。慌不擇路時,望見半山腰處有座燈火昏黃的小院,便冒雨前去借宿。開門的是位白發老嫗,身後躲著個約莫十五歲的少女,生得眉眼如畫,隻是麵色蒼白如紙。

"快些進來避雨。"老嫗將他迎進堂屋,少女默默遞上乾帕子。陳鬆年這才得知,少女名叫素秋,自幼體弱多病,與祖母相依為命。那晚,他便在柴房將就了一夜,迷迷糊糊間,總聽見隱約的咳嗽聲從隔壁傳來。

此後,陳鬆年常以送綢緞為由,繞道來小院探望。他教素秋識字,給她講鎮上的奇聞軼事,素秋則將親手繡的香囊送給他。一來二去,兩顆年輕的心漸漸靠近。一日,陳鬆年鼓起勇氣向老嫗提親,老嫗卻含淚搖頭:"鬆年,你是個好孩子,可素秋...怕是等不到穿上嫁衣那日了。"

原來,素秋患的是肺癆,藥石罔靈。陳鬆年不信命,每日天不亮便翻山越嶺去采草藥,省下工錢為她抓藥。然而深秋那日,他如往常般帶著新鮮的枇杷葉趕到時,卻見小院白幡飄飄。素秋的棺木靜靜停在堂中,老嫗哭著交給他一封書信:"鬆年,莫要為我難過。若有來世,定要與你共賞春花秋月..."

陳鬆年悲痛欲絕,在素秋墳前守了三天三夜。臨走時,他在墳頭種下一株小槐樹苗,立誓終生不娶。回到鎮上,他用積蓄盤下槐香樓,隻因素秋生前最愛槐花的香氣。每逢清明,無論風雨,他必去墳前祭掃,在老槐樹下一坐就是一整天。

光陰似箭,轉眼百年過去。白橋鎮早已物是人非,唯有槐香樓依舊飄著淡淡茶香。此時的掌櫃已是陳鬆年的曾孫陳景安。這日,店裡來了位特彆的客人——一位身著旗袍的年輕女子,她在老槐樹下駐足良久,伸手輕撫樹皮,眼中泛起淚光。

"姑娘可是哪裡不舒服?"陳景安上前詢問。女子轉身,陳景安心中猛地一震——這眉眼,竟與家中祖傳畫像上的素秋一模一樣!女子輕聲道:"掌櫃的,能否讓我在這住些時日?我總覺得...與這棵槐樹有緣。"

此後,女子每日清晨都會在槐樹下寫生,畫紙上車水馬龍的現代街道旁,總點綴著幾串潔白的槐花。陳景安漸漸得知,她叫蘇婉,是個研究古建築的學者,偶然間在古籍中看到槐香樓的記載,便前來考察。兩人越聊越投機,蘇婉常聽陳景安講起曾祖父和素秋的故事,每次都聽得入神。

一日深夜,蘇婉在房中熟睡,突然夢到自己身處古宅,一位少年笑著向她遞來一束槐花。她正要伸手去接,卻見少年被滾滾濃煙吞噬。她驚醒過來,發現窗外槐香樓方向火光衝天!

蘇婉不顧一切衝向火場,隻見陳景安被困在二樓。她抄起一旁的長梯,拚命爬上樓,將昏迷的陳景安背了下來。原來,是廚房的油燈打翻引發火災。經此一役,兩人感情愈發深厚,陳景安鼓起勇氣表白,蘇婉紅著臉點頭答應。

籌備婚禮時,蘇婉在整理閣樓舊物時,發現一本泛黃的日記。翻開一看,正是素秋的字跡!字裡行間,滿是對陳鬆年的思念。更令人震驚的是,日記最後夾著一片乾枯的槐樹葉,葉脈間竟隱約浮現出蘇婉的容貌。

婚禮那日,老槐樹上突然開滿槐花,香氣四溢。八十歲高齡的鎮長顫顫巍巍地說:"活了一輩子,頭回見深秋的槐樹開花!"賓客們紛紛稱奇,陳景安與蘇婉相視而笑——或許正如老輩人所說,有緣之人,縱使跨越百年,也終會重逢。

此後,每當有人問起這段姻緣,蘇婉就會輕撫老槐樹說:"也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百年前未能圓滿的遺憾,終究在百年後化作了最美的重逢。"而槐香樓的故事,也成了白橋鎮最動人的傳說,代代相傳,訴說著跨越時空的深情。

喜歡短故事誌請大家收藏:()短故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神靈的存在方式 重生七零,從棺材裡爬出整頓家風 歸墟記 逃不掉!司爺你老婆又跑了 雨天和媳婦磚窯躲雨,被拉去打靶 讓你禦獸,你去禦女帝? 小賣部通末世:開局泡麵換黃金 數據織網者:文明暗碼 讓你辟邪,沒讓你在恐怖遊戲開車 秘境十年,下山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