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和像隻驚弓之鳥一樣,逃到了地都鎮。
自從到了這裡,他們就像老鼠一樣,整天躲在家裡,連頭都不敢露一下。
這些年,他為了親日本人,回到了南市。
然而,儘管他在南市有了新的職位,但地都鎮的鎮長一職,他依然沒有放棄。
林家原本有一輛小轎車,這本是父親林子山在用。
父親病倒後,大哥林恩典也用過一段時間。
但自從林恩和帶著家眷回來後,這輛車就成了他的專屬座駕。
南市離地都鎮並不遠,開車隻需要兩個小時的路程。
所以,每次鎮裡有文件需要他處理時,他都會毫不猶豫地開上他的小轎車,趕回地都鎮。
然而,每次他的到來都如同流星般短暫,轉瞬即逝。
地都鎮似乎隻是他人生旅途中的一個臨時驛站,他從未真正停留過。
他對這裡的一切都顯得如此陌生,甚至連三姨太杜箐箐的門前都不敢多邁一步,更不用說去探望他的二兒子林若隱了。
那時的林恩和,心中充滿了恐懼和擔憂。
他害怕朱靜宜會因為他與杜箐箐的關係而心生不悅,因為朱靜宜的心情直接影響到他在日本人麵前的處境。
如果朱靜宜不開心,那麼他在日本人麵前就會失去信任和支持,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自從回國後,林恩和的內心就像被千萬隻螞蟻啃噬一般,懊悔不已。
他常常回憶起自己在那片樂土上的醉生夢死,那裡沒有煩惱,沒有責任,隻有無儘的歡樂和放縱。
而如今,他卻被現實的種種束縛得喘不過氣來。
然而,命運總是充滿戲劇性。
正當林恩和陷入絕望之際,日本軍侵略潮汕的消息傳來,這讓一直苦苦尋找突破口的他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與杜箐箐母子斷絕了關係,連夜趕回了南市。
起初,朱靜宜對他的歸來並不領情,甚至對他的誠意表示懷疑。
但林恩和並沒有放棄,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決心和改過自新的意願。
終於,朱靜宜被他的堅持所打動,原諒了他,並重新接納了他。
當日本人宣布無條件投降並全部撤出潮汕地區後,朱靜宜毫不猶豫地抓住這個機會,迅速帶領著她的兒女們登上了一艘開往故鄉的輪船。
然而,對於林恩和來說,情況卻並非如此順利。
由於他的國籍是中國,日本人拒絕讓他登船。
站在岸邊,林恩和眼睜睜地看著那艘輪船逐漸遠去,心中湧起一股無法言喻的失落和絕望。
突然間,他意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那個裝著他多年來從聲合號錢莊轉移的大量財富的大皮箱,竟然被他的兒子林若安搶先一步帶上了那艘輪船!
這個發現如同一道晴天霹靂,讓林恩和驚愕不已。
望著漸行漸遠的輪船,林恩和感到自己的未來一片迷茫。
一個大男人,蹲在碼頭望著遠去的輪船嚎啕大哭。
朱靜宜跟孩子們漸行漸遠,以後自己在國內,生活將會變得十分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