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姨娘凝視著兒子那張英俊的麵龐,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般,噗噗噗地滾落下來。
她的心中充滿了痛苦和無奈,又為兩個兒子的不爭氣感到痛心。
林恩愛看著母親為自己流淚,心中的愧疚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娘親,等我度過這次難關,以後一定堂堂正正做人,不再乾那些讓您蒙羞的事了。”
他滿臉懊悔地對母親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
李姨娘聽了兒子的話,心中稍感安慰,但淚水卻依然止不住地流淌。
她一邊擦拭著眼淚,一邊說道:“嗯嗯,為娘相信你,我隻是想起你爹爹了。”
那時候,林恩愛十二歲,弟弟林恩和隻有十歲。
然而,就在這個看似天真無邪的年紀裡,父親林子山卻從他們兄弟倆的日常生活中,察覺到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端倪。
有一天,林子山在與李姨娘閒聊時,突然說出了這樣一句話:“恩愛與恩和,功利心太重,這兩個孩子都不適合參與聲合號的經營。”
這句話猶如一道晴天霹靂,讓李姨娘驚愕不已。
李姨娘無法接受林子山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她氣憤地反駁道:“你怎麼能這麼說呢?恩愛和恩和還隻是孩子,他們哪裡懂得什麼功利心!”
她覺得林子山對孩子們的看法過於苛刻,甚至有些不公平。
這是李姨娘自從跟隨林子山以來,第一次與他發生如此激烈的爭吵。
林子山也毫不示弱,他認為李姨娘被對孩子的溺愛蒙蔽了雙眼,完全失去了分辨是非的能力。
林子山指出,平日裡這兩個孩子與其他兄弟相處時的一些細節,李姨娘根本就沒有仔細觀察過。
每次分發給五個兄弟的東西,林夫人生的三個孩子總是毫無怨言地接受,而李姨娘所生的兩個孩子卻常常表現出不情願或者滿臉的不高興。
又或者可以安排他們兄弟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其他三個人往往會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儘力去完成,既不會爭搶功勞,也不會過於張揚。
然而,老三林恩愛和老四林恩和卻與眾不同,他們總是會在父親麵前刻意地展現出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似乎想要引起父親更多的關注和讚賞。
每次,李姨娘看到兒子們這種表現,不但沒有覺察到事態的嚴重,反而是很得意地看了林子山一眼。
這樣的對比讓林子山深感憂慮,他覺得李姨娘對孩子們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過於縱容和溺愛隻會讓他們變得自私和功利。
如今看到兒子們的種種表現,李姨娘心中不由得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她想起了當年丈夫林子山對她說過的那些話,那些話如今仿佛成了一種預言,在她心頭縈繞不去。
李姨娘一直以來都對自己的孩子們充滿了驕傲,她堅信自己所生育的孩子,其品質定然與自己如出一轍。
儘管她隻是林子山的妾室,但她始終都能坦然地接受這個現實。
在林夫人麵前,她從未有過絲毫的爭搶之意。
林夫人作為正室,地位尊崇,而她則永遠隻是一個姨太太罷了。
對於大太太的位置,自從她踏入林家大門的那一刻起,就從未有過半點覬覦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