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靜抱著陳老太的脖子,一臉不舍得說道,“奶奶,你快回去吧,等我放學了就來找你。”
陳老太看到自家乖孫女這模樣,也是一臉不舍的叮囑了幾句,最後才帶著兩個孫子依依不舍的離開。
陳愛國和陳愛民可就沒有那麼好的待遇了,對著兩人說道。
“你們也快去上課吧,妹妹就交給你們了,彆讓人欺負她,奶就回去了。”
兩人連忙拍著小胸脯保證道,“奶,你放心吧,我們一定會保護好妹妹。”
陳老太聞言,一臉欣慰的拍了拍兩個孫子的肩膀,說了今天晚上給他們做好吃的,隨後就離開了學校。
因為學校裡的孩子都是這個村裡人,家裡大人都忙著在地裡乾活,沒時間接送,也沒時間給他們做飯。
因此,村裡專門拿出來了一筆經費給學校,用來給孩子們辦食堂,做飯的人就是從村裡挑選的兩個做飯好吃,人又愛乾淨的嬸子。
村裡當然有人不同意,他們不想送家裡孩子來讀書,覺得是浪費錢。
因此對於村裡拿出錢來給學校辦食堂,自然是不同意的。
不過他們不同意也沒辦法,這樣的人終究隻是少數,大多數人都同意,少數服從多數,那幾個不同意的人也沒了辦法。
甚至還有幾家人抱著村裡的食堂是村裡出資辦的,他們如果不去豈不是吃虧的想法,也想家裡的孩子送去了學校。
不過即使是這樣,學校裡的學生還是少得可憐。
大多數家裡都是送一兩個孩子去上學,基本都是家裡比較受寵的。
學校裡麵也因此很少有女孩,就拿陳寧靜她們這個教室裡麵來說,一年級隻有四個女孩,二年級也是隻有四個女孩。
可想而知,這個時候女孩子想要讀書認字還是很困難的,最先受到的阻力就是來自自己的家裡人。
……………………………………………………………………………………………………………
冬去春來,三年的時間又很快過去。
陳寧靜今年8歲,她這一世給自己立了一個聰明孩子的人設,不過卻不是很逆天的那種神童,但也絕對是彆人家的孩子。
陳寧靜從上學開始,每次考試都是滿分的成績。
在一年級結束之後,她直接通過了跳級考試,成功升到了三年級。
彆人問就是在一個教室,老師講的時候她聽的,也就學會了。
對此大家也不覺得意外,隻是覺得陳寧靜是個聰明的小孩,以後也是讀書的料子。
在三年級結束之後,陳寧靜又以同樣的理由,跳級上了五年級,和比她大四歲的六哥成了同年級同學,陳愛民對此又開心又驚恐。
開心的是妹妹以後都可以和他一起上課了,驚恐的則是以後同一個年級,被妹妹全方位碾壓的他,一定會成為家裡人批評的對象。
想到這裡,陳愛民就有些想哭。
不過本著不能比妹妹差太多的心理,他也跟著妹妹開始踏上了卷王之路,以至於後來還成為了陳寧靜之外家裡第二會讀書的人。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此時此刻,整個國家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家也都沒有心情去關注彆的事情,全都圍繞著新的政策去了解了。
……………………………………………………………………………………………………………
今年是1958年,國家開始實行計劃經濟,票據時代開始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