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之後,胤禛惦記著允祥的事情,就寫了一封聖旨讓人去宣旨。
原主因為劇情的原因忘記了允祥還在養蜂夾道的事情,胤禛可沒忘記。
而且這是原主的其中一個願望,是他要完成的任務,胤禛自然是要趕緊辦好。
胤禛沒有過多修改曆史,因此對於允祥的冊封還是和碩怡親王。
這封聖旨比前一封追封弘輝為端親王的聖旨影響力更大。
畢竟怡親王是皇上最疼愛的弟弟,還是一個早就長成的王爺。
現在也活的好好的,因此他的複出對朝堂的影響可想而知。
而端親王畢竟早就已經是逝去的人了,即使追封也隻是身後名,對於彆人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要說這封聖旨對誰的影響最大,那自然就是我們的果郡王允禮了。
以前他靠著裝紈絝子弟才讓原主對他放心,成為了原主最放心的弟弟。
現在胤禛曾經的好弟弟要出來了,還被封了親王,胤禛身邊還能有他多少位置。
因此聽到這封聖旨的內容,果郡王最是焦躁不安。
還有另一個坐不住的人就是太後了。
這不,一聽到胤禛頒發下去的聖旨,太後立馬就讓竹息來請皇上。
小夏子看到踱步而來的竹息,立馬超前迎了幾步。
“哎呦,是竹息姑姑啊,不知前來可是太後有什麼事情?”
孫竹息點點頭,開口說道。
“是太後娘娘讓奴婢來,邀請皇上去慈寧宮用晚膳,勞煩夏公公通傳一聲。”
小夏子一聽果然如此,笑著點頭。
“行,那咱家這就去回稟皇上,請姑姑稍等。”
見孫竹息點頭,小夏子這才轉頭進了殿內,向胤禛回稟了這事。
胤禛早就猜到了會有這一出。
本來對於原主將十四阿哥允禵圈禁,太後就極其不滿。
現在又聽到他要將允祥放出來,太後能坐得住才怪。
愛新覺羅·胤禵,康熙四十五年改名胤禎,雍正帝胤禛登基後改為允禵。)
為了表示對太後的尊重,胤禛見了孫竹息一麵,聽了她的來意,答應前往慈寧宮用膳,孫竹息這才離去。
等孫竹息離開後,胤禛又處理了一會公務,見時間差不多了,這才起身前往慈寧宮。
慈寧宮裡,太後早已經等候多時。
此時她的臉色算不上好看,心裡更是對胤禛的怒火。
她忍不住跟孫竹息抱怨道,“竹息,你看看,明明十四才是皇上的親弟弟,結果他對親弟弟這麼殘忍,把他貶去守黃陵,卻對其他的弟弟恩寵有加。”
“先是給允禮封了果郡王,時時將他帶在身邊,對他也多有寵愛。”
“現在又將十三放了出來,還被封了怡親王。”
“他從前就對允祥比對十四好,現在更加偏心了。”
“你看看他當了皇帝,他的親弟弟得到了什麼?不僅什麼都沒有,還被他弄去那鬼地方受苦。”
“竹息,哀家後悔啊,早知道當初……”
太後心裡想說早知道當初他就早早的對付胤禛了,如果不是顧忌著他是自己的親兒子,也不會一時不慎,讓他搶了自己心肝十四的皇位。
顯然在她心裡,這個皇位就應該是允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