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在三個孩子茫然中帶著期待的神情之中,林祖母和林母帶著三人出了門。
她們先是叫了兩輛黃包車,然後報了顧家的地址,黃包車拉著人就快速的朝著那邊跑去。
林若姝有些好奇的看著四周來來往往的人,兩個弟弟妹妹也是和她差不多的神情。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兩輛黃包車相繼在一座院子前停了下來。
“夫人,少爺,小姐,到地方了。”
林若姝看著眼前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地方,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情。
原主在這個家裡住了六年,但是總共就見過這個大門三次,一次是成親踏入家門的時候,一次是送丈夫出國留學的時候,一次就是被趕出顧家的時候。
可想而知她那時候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那樣小小的一方天地,她一待就是六年。
讓林若姝感慨的是,林母已經扶著林祖母下了黃包車,給兩個車夫付了錢,轉頭就看到還坐在黃包車上沒有下來的三個孩子。
林母疑惑的聲音傳了過來,“姝兒,羽兒,欣兒,到地方了,你們快下來。”
林若姝被這話拉回了思緒,轉頭就看到兩個弟妹看著她的動作,像是在等著她先下去才會跟著一般。
林若姝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衝著林母應了聲,“好的,娘,我們下來了。”
然後就趕緊帶著兩個弟妹下車,一家五口就這樣現在了顧府門前。
不過此刻他們的臉色都有些不好看。
原因無他,主要是現在顧家的大門居然關著,而且也沒有人在門口等著迎接。
畢竟她們家是遞了拜帖過來的,因此他們家是知道她們今天會上門的。
即使顧家長輩不出門迎接,好歹像是顧子航這樣的晚輩,好歹也應該出門迎接客人才是。
然而眼前的情況,彆說是顧家的主人了,就連下人都沒有一個在門口守著,這讓她們怎麼能不生氣。
……………………………………………………………………………………………………………………………
說起來,顧家和林家的這門婚事,其實在當時來說,還是顧家高攀了。
因為以那時候士農工商的階層來說,林父是舉人,祖上也出過官員,雖然稱不上世家,但也是屬於社會地位比較高的階層了。
而顧家祖祖輩輩都是商人,是那時候的底層人士。
雖然他們家有錢,但社會地位並不高。
之所以兩家會定下這門婚事,還是顧父當時到處行商做生意,到了林家祖宅那邊。
因為一些事情,當時剛剛考中秀才,還是意氣風發的林父,和財大氣粗,為人講義氣的顧父成了好友。
在後麵的交往中,兩人知道了各自家裡的情況。
這不,一拍即合,定下了當時才剛三歲多的原主,和剛六歲的顧子航的親事。
也是因著這件親事,當時顧父在那邊做生意都順暢了不少。
現在地位翻轉,身為商人的顧家,地位已經比失去了家裡頂梁柱,而且是來躲避災禍的林家高上不少,這才有了今天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