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林家之後,因著這件事情,家裡也是低氣壓了幾天。
不過也就是幾天而已,畢竟林父這個頂梁柱的去世她們都挺過來了,更何況隻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婚事呢。
此刻她們也隻是慶幸,因為她們是剛搬過來的,兩家定親的事情隻有她們兩家人知道。
現在退親了,隻要她們不說,顧家那邊不出去說,林若姝的名聲就不會受到影響。
雖然林若姝不在意,不過見兩位長輩也是為她著想,心裡還是開心的。
自從那次之後,誰也沒有再提過顧家那邊的事情和顧子航,林若姝就更加不可能提起了。
當然她也不會關注,最多偶爾閒暇時候想起來,偷偷吃一下那邊的瓜也就罷了。
……………………………………………………………………………………………………………………………
林家也算是真正的在滬市安頓了下來,接下來就是要安排家裡的營生和三個孩子上學的事情了。
原主和林若羽兩人是讀過私塾的,可見林家對於孩子們的教育還是比較上心的。
現在穩定了下來,到了年紀的林若欣也要去上學。
林若羽被安排進了高級小學讀書,林若姝被安排進了女子私立中學,學校包括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林若姝才剛上初級中學,到時候高級中學也可以在這裡上。
林若欣才剛開始上學,還沒有啟蒙過,因此上了女子初級小學。
家裡的三個孩子都去上學了,林母就準備重操舊業,繼續在這邊做點生意。
不過做什麼生意,卻讓她有些犯難。
因為在老家,她們有基礎有人脈,因此做的是糧食和布匹的生意,雖說生意不算特彆好,但也還不錯。
但這兩種生意做的人多,尤其是滬市這邊,市場早就飽和了,她想乾也可能插不進去手。
說不定還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動了彆人的蛋糕,為家裡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林若姝因為上了學,在家的時間變短了,剛開始還不知道她的糾結。
後來還是偶然聽到了林母和林祖母的談話,這才知道這件事。
林若姝想了一下,最後還是假借著想自己做糕點的由頭,天天帶著林母和吳姨在廚房裡麵折騰。
最後,雞蛋糕和貓耳朵、鮮花餅等小糕點,就這樣被林若姝折騰了出來。
經過家裡人一致的好評,以及林若姝的攛掇,林母決定開個糕點鋪子。
除了這三種比較新奇一點的糕點之外,她們又準備了一些這時候常見的糕點,比如說桂花糕、綠豆糕、山藥糕、棗泥糕等。
有了目標和糕點的配方,其餘的事情就不需要林若姝操心了。
林母自己做過生意,因此對於這裡麵的事情還是很清楚的。
因為林母也沒有多大的野心,隻是想要有一個來錢的營生,一來可以支撐家裡的開銷,二來也不會讓人懷疑,覺得她們家有錢。
因此林母也隻是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糕點鋪子,生意做的不溫不火。
不過這樣也好,彆人不會眼紅,也沒有多少人想要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