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姝在京市忙的不可開交,而林家人在滬市的生活也是平平淡淡。
不過因為戰爭的原因,林家的那個糕點鋪子最後還是沒能開下去。
最後還是關門,一家人開始用起存款維持生活。
林若姝還是在很久之後才知道的,她手裡的錢不少,不過除了給家人買禮物,是沒有給過他們錢的。
以前是因為一來林家有存款,二來還有鋪子能養活一家人,她沒必要給她們錢。
雖然是一家人,但是她也不能什麼都攬在自己身上,付出太多就會讓彆人覺得理所應當。
而且她也不想讓一家人成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就在家裡躺著等她付出的人,這樣的人在這個時代是活不下去的。
知道了家裡鋪子關門之後,林若姝也會給她們寄一些生活費,當然生活費肯定是給林祖母和林母的,也就是給她們的養老錢了。
林若羽在大學畢業之後,因為成績優異,被學校老師推薦到了鐵路局工作,算是很體麵的一個工作了。
林若姝知道後,也表示了支持,以及對他的祝福。
他這個工作現在來看很體麵,即使再過幾十年也都是個好工作,林若姝自然是祝福的。
孫誠在林若姝離開去京市的第二年,就去了前線,投身革命,他和林若欣的婚事自然也耽擱了下來。
不過人家做的這是有意義的事情,而且林若欣和孫婆子沒有意見,願意支持,彆人自然也是沒什麼可說的。
……………………………………………………………………………………………………………………………
之後的幾年裡,林若姝又通過威廉購買了不少物資,全部都捐給了前線。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不知過了多少個春夏秋冬。
這一等,等到了抗戰勝利,得到這個消息的人,無一不是淚灑衣襟。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1945年8月,r軍宣布投降,隨後駐紮在我國的各方國外勢力紛紛撤離,人民終於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日子。
不過外敵被打退,卻還有內憂,戰爭也遠遠沒有結束。
經過幾年的內戰,h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林若姝在這些年中,陸陸續續捐獻了很多物資。
除了這些外物,林若姝還提供了不少機械改良的圖紙,以及改良了不少武器,為我黨的勝利提供了不少幫助。
她這些年一直乾著學校的這份工作,也一直沒有停下,為國家培養了不少人才。
在建國之後,林若姝又在京市工作了幾年。
因為她的貢獻,林若姝被授予了上校軍銜。
組織還準備給她安排工作,不過都被林若姝給拒絕了。
拒絕的理由自然是她還要乾著老師這份工作,實在是分身乏術,彆人自然理解。
不過這都不是主要原因,而是林若姝不準備在京市待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