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扒著欄杆,柳殊謠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她從未見過如此規模宏大又精致秀美的城市,低聲道:“小橋流水人家,書上說的,原來是真的。”
楚清漪在一旁,唇角含笑,指著遠處介紹:“那是拙政園,蘇州四大名園之一,以水景見長。那邊是獅子林,以奇石著稱。遠處煙波處,便是太湖了。蘇州自古便是魚米之鄉,絲茶之府,運河貫通南北,商賈雲集,故而富庶。”
她聲音清柔,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下了塔,他們又漫步於觀前街。
這裡是蘇州最繁華的商業區,店鋪林立,人流如織。
綢緞莊裡流光溢彩的蘇繡,茶樓裡飄散的碧螺春香,點心鋪裡琳琅滿目的糕團,應接不暇。
李虎看得眼花繚亂,尤其對那些穿著水綠、鵝黃襦裙,身姿窈窕的江南女子挪不開眼,被柳殊謠暗中掐了好幾下才收斂些。
他買了幾個肉餡飽滿的蟹殼黃,吃得滿嘴流油,直呼過癮。
柳殊謠則在一家老字號藥鋪前駐足良久,仔細詢問了幾味江南特有的藥材。
蘇岩看似在欣賞街景,靈識卻時刻關注著周圍。
他能感覺到,在熙攘的人群中,有幾道目光似有若無地落在他們身上。
這蘇州城,果然處處是眼線。
午後,楚清漪帶他們乘上一艘小巧的烏篷船,穿行於蘇州密如蛛網的水巷之中。
船槳劃開碧水,石橋如虹,連接著兩岸人家。
有婦人臨河浣衣,有孩童在埠頭嬉戲,有老者在窗邊品茶。
生活氣息撲麵而來,與西北的粗獷豪邁截然不同。
是一種細膩溫婉的煙火氣。
“君到姑蘇見,人家儘枕河。古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
楚清漪輕聲吟誦,隨即解釋道,“這便是蘇州的魂,水是血脈,橋是筋骨。千百年來,便是如此。”
李虎聽得半懂不懂,隻覺得這調調好聽。
蘇岩則默然感受著水巷的寧靜,懷中攝魂珠內,那兩萬江南亡魂似乎也沉浸在這熟悉的故鄉水韻中,傳遞出一種深沉的眷戀與哀傷。
船行至一處較為開闊的水麵,前方出現一座氣派非凡的碼頭,碼頭上停泊著數艘巨大的貨船,碼著“漕”字旗號,眾多苦力正在裝卸貨物,一派繁忙景象。
楚清漪目光微凝,輕聲道:“那是漕幫在蘇州最大的碼頭之一。運河乃朝廷命脈,漕幫掌控運河漕運,勢力遍布沿岸,在蘇州更是根深蒂固,幫眾數萬,高手如雲。其幫主翻江龍蔣天雄,乃是六境地海境的強者,一手分水破浪訣威震江南。蘇州府衙有時也要仰其鼻息。”
她語氣平淡,卻點出了漕幫的龐大與強勢。
六境高手,先前在登龍台時,幾人已經領略過了。
接著,船又拐過幾條水巷,停在一座臨河的巨大宅邸前。
宅邸粉牆高聳,門庭開闊,門口蹲著兩尊威武的石獅子,門楣上掛著“林府”的金字匾額。
雖不及楚園雅致,卻透著一種富可敵國的豪奢之氣。
“這便是蘇州首富林家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