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一晚上就打死了一個多中隊近300頭鬼子,擊毀了3輛豆戰車,2輛裝甲車。
戰果頗豐,加上前一天進攻戰中擊斃的近500頭鬼子.
【當前功勳值總計:1993點。】
8月的滬上,已經入秋了,方默搓了搓手,暗自嘀咕:
殺一個鬼子兵才1點功勳,軍官多點,裝甲車也就幾十點…
還是打船來錢快啊。
他不由得想起沉在黃浦江裡的“出雲號”,那可是一次性就給了近一萬點功勳值的超級大禮包啊。
可惜了,方默望向黃浦江方向。
出雲號一沉,鬼子肯定學乖了,再想有條萬噸級的巡洋艦大搖大擺開進內河讓我打…難嘍。
他抬起頭,看向已經完全放亮的天空。
今天是18號,距離鬼子陸軍增援到達還有最後4天,來吧!
“方上校,鬼子的機槍肯定已經交叉封鎖了通往海軍司令部的幾條主街,弟兄們硬衝傷亡太大,讓我帶敢死隊上吧,我不怕死。”
謝中民沒帶軍帽,頭頂戴著一頂M35鋼盔,一條受傷的胳膊被繃帶吊在胸前,完好的另一條胳膊則抱著一個炸藥包。
他身後,是兩百多名同樣抱著炸藥包或集束手榴彈的敢死隊員,這些都是他僅存的、還能戰鬥的兄弟。
他們報恩心切,要用血肉之軀為方默打開進攻通道。
方默放下望遠鏡,看著眼前這群傷痕累累的漢子,心中既感動又無奈。
德械師的勇士們,血性毋庸置疑,但戰術思維確實還停留在一戰時代以及“以命換命”的層麵。
他歎了口氣,拍了拍謝中民完好的右肩:
“謝中校,你的心意我領了,弟兄們的血性我也看到了。但現在,還不是拚命的時候。”
他指向遠處那棟陰森的鬼子司令部大樓:
“88師的主力還在幾條街之外激戰,最快也要到中午才能攻到這裡。咱們今天上午,不進攻。”
“不進攻?”謝中民和他身後的敢死隊員們都愣住了,臉上寫滿疑惑。
“對,不進攻。”方默露出自信的笑容,指向腳下,“咱們今天上午,隻做一件事——挖土!”
“挖…挖土?!”
沒錯,挖土。
方默要用鐵鍬和炸藥,挖出一條通向鬼子心臟的通道。
其實就是土工作業,也叫塹壕掘進。這可是後世大夏軍人的看家本領,李雲龍就用這招全殲了山崎大隊,方默自然也準備效仿一下。
實際上,從昨夜擊退鬼子夜襲後,方默的戰鬥工兵連和部分步兵,在夜色的掩護下,就已經在占領區的地下,如同勤勞而致命的鼴鼠,悄無聲息地挖掘出了數條縱橫交錯的交通壕和掩體。
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將這些壕溝不斷向前延伸,一直延伸到鬼子海軍司令部那堅固的圍牆底下。然後用空間裡剩下的1.2噸TNT炸藥(抽彈藥的時候再次抽到的)直接請海軍司令部做土飛機。
戰鬥工兵連的戰士們,此刻就是最專業的“土木挖土仔”。
他們手中的工兵鏟(圖)上下翻飛,動作麻利精準。
帶著工兵鏟的漢斯大兵,德械師好像沒進口這些零碎
遇到鬆軟土層,幾人一組輪番挖掘;遇到磚石瓦礫,立刻上炸藥爆破開路。挖掘出的泥土被迅速裝袋,壘砌在壕溝邊緣加固,形成防炮牆。
效率之高,令謝中民等友軍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