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政部何部長親自批複的。即日起,方默所部‘獨立大隊’,正式升格為陸軍獨立第21旅,方默晉升陸軍少將旅長。”
肩章1個三角豆不帶杠就是少將
參謀們頓時一片嘩然,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這是對方默戰功最直接的認可。
原來,按照軍政部的戰時條例,第九集團軍在8月有權組建3個補充旅(通常用於收容潰兵或新兵訓練)。
張冶中之前隻組建了第1、第2兩個補充旅。
為了牢牢拴住方默這頭“猛虎”,也為了名正言順地給予他更大權限和資源,張冶中不惜動用自己在黃埔係內的深厚人脈和老資格身份,硬生生將第三個補充旅的名額,轉換成了正規的獨立旅番號。
要知道,在大夏中央軍的序列裡,“獨立旅”的含金量極高,絕非補充旅可比。
獨立第21旅,前麵有20個獨立旅,其中:
13旅是精銳的稅警總團改編;
46旅是能征善戰的粵軍部隊;
79旅是西北軍勁旅;
1519旅則是湘軍主力……
每一個獨立旅,都是能獨當一麵的拳頭部隊。
軍政部的何部長起初還以“警察豈能成旅?”為由質疑,結果被護犢子心切的張冶中當場拍了桌子:
“警察?他方默三天殲敵近500,擊沉勢多號(擊沉出雲號的功勞還不敢提),巧妙設置防空陣地,擊落鬼子飛機十餘架。這等戰功,我們黃埔生裡又有幾人能做到?!
給他一個獨立旅番號,是實至名歸,是激勵前線將士奮勇殺敵。”
如今捷報傳來,方默擊斃鬼子少將,攻下海軍司令部,這獨立第21旅的番號更是板上釘釘,熠熠生輝。
這個旅編製5200人,下轄三個1200人的步兵團(小團製)以及炮、工、輜、通等直屬部隊。
方默此刻正式躋身將軍行列!
“給方少將和88師王師長發嘉獎令,命令他們抓緊時間休整部隊,救治傷員!”張冶中意氣風發,目光銳利地轉向地圖上黃浦江畔的另一片紅色區域——楊樹浦、大公紗廠和彙山碼頭。
“命令87師、36師,趁鬼子海軍陸戰隊新敗,士氣低落,給我全力圍攻楊樹浦、大公紗廠、彙山碼頭,務必儘快將殘存的鬼子趕下黃浦江喂魚,絕不能讓殘敵與即將登陸的鬼子陸軍彙合!”
他腦海中閃過一戰時約翰高盧聯軍在達達尼爾海峽登陸戰的慘敗案例,更加堅定了信心。
裝備精良的聯軍哪怕有海上優勢,在兩棲登陸行動中,依舊被號稱‘西亞病夫’的土雞打的落花流水。
隻要他把滬上市區的鬼子肅清,讓後續登陸的鬼子陸軍在毫無掩護的灘頭強行登陸,那想必同樣將是一場災難。
優勢在我!
方默所部當然不想張冶中想的那樣,在進攻中傷亡慘重,擁有大量自動武器、噴火器和TNT炸藥的他們,打出了近1比3的室內戰交換比。
而如此高的戰損比,核心就是方默采用了‘爆破’戰術。
其他國軍部隊,攻堅主要靠黃色炸藥(苦味酸,威力尚可但極不穩定)甚至黑火藥炸藥包,威力有限且危險,儲備量還很少。
而方默的戰鬥工兵連,使用的是威力強大、穩定性極佳的TNT炸藥(三硝基甲苯)。
這種淡黃色鱗片狀晶體,爆速高達6900米/秒,同等重量下威力是黃色炸藥的1.5倍以上,比起黑火藥更是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定向爆破、破牆開洞,無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