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我們贏了!”
“大兵哥,好樣的!”
“打死小鬼子!”
歡呼聲、呐喊聲、喜極而泣的哭聲彙成一片,隔著黃浦江,與北岸戰士們的歡呼遙相呼應。
此刻,這是屬於整個大夏所有人的勝利的喜悅!
硝煙尚未散儘的彙山碼頭主建築前。
方默很會做人。他深知獨吞大功易招人嫉恨的道理。
他特意派人將同樣激動不已的王又平和杜光亭請了過來。
三人並肩站在被炮火熏黑、布滿彈痕的貨棧與被炮火摧毀的起重機前。
三人前麵,則是一麵被遺棄、沾滿汙泥和血跡的鬼子海軍旭日軍旗。
方默抬起穿著鋥亮軍靴的腳,重重地踏在膏藥旗上,用力碾了碾,仿佛要代替眾人,將所有的屈辱和仇恨都踩進泥土裡。
王又平和杜光亭也毫不猶豫地跟上,三雙軍靴,將象征著侵略和罪惡的旗幟踐踏得麵目全非。
然後,方默彎腰,一把抓起那破爛的旗幟,在無數道目光的注視下,奮力將其拋入了滾滾東流的黃浦江中。
“升——旗——!”
隨著一聲嘹亮的口令,一麵嶄新的、象征著勝利榮耀的軍旗,在彙山碼頭最高的旗杆上,迎著江風,冉冉升起!
風吹過,旗幟獵獵作響。
所有浴血奮戰的將士,所有隔江相望的同胞,注視著升起的旗幟。
這一刻,所有的犧牲與堅持,仿佛都凝聚在了這麵迎風飄揚的旗幟上!
“敬禮——!”
刷!在場的所有軍官士兵,齊刷刷地舉起右手,向著那麵旗幟,致以最莊嚴的軍禮。
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扛著一台老式相機,敏捷地穿過人群,跑了過來。
正是已經成長為一名勇敢戰地記者的林晚秋。
“方旅長,王師長,杜團長,還有各位長官。”林晚秋大聲喊道,“如此曆史性的時刻,請允許我為英雄們留影。”
方默微微一笑,朝她點了點頭,然後對王又平和杜光亭等人道:“諸位,讓我們與這勝利之地,合個影吧。”
王又平豪爽大笑:“好,正該如此,讓曆史記住今天,記住我們在這裡把小鬼子趕下了黃浦江!”
杜光亭也難得地露出了釋然的笑容,整了整自己的衣領。
一番推讓之後,方默站在正中,王又平、杜光亭分列左右,其他參與過進攻的主要軍官也紛紛靠攏過來。
背景是硝煙尚未散儘的彙山碼頭廢墟,是那麵高高飄揚在旗杆頂端的旗幟,是奔流不息的黃浦江!
林晚秋屏住呼吸,調整好相機,將鏡頭對準了這群創造了奇跡的軍人。
“大家看這裡!一、二、三!”
“哢嚓!”
清脆的快門聲響起,定格了這個必將載入史冊的瞬間——8月22日,滬上抗戰爆發以來,大夏軍隊攻克了鬼子在滬上的最後一處據點,完成了將滬上的鬼子徹底肅清的戰略任務。
而這勝利的中心,赫然便是肩扛將星,在眾多高級軍官的簇擁下,站在C位的年輕旅長——方默。
不遠處,遺落在指揮部內的無線電台,耳機裡隱約還能傳來長穀川清氣急敗壞、絕望癲狂的嘶吼:
“不許撤退,必須堅守!為了天皇陛下……”
然而,這聲音,已被淹沒在黃浦江兩岸山呼海嘯般的勝利歡呼聲中,顯得如此可笑而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