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默的目光再次回到地圖上,大腦飛速運轉,推演著鬼子的戰略意圖。
由於他的出現,這個平行世界的滬上戰役已經有了巨大變化,滬上市區的鬼子海軍陸戰隊幾乎被全殲。
那麼第3師團在吳淞口登陸,其主要目的,恐怕已經不是直接進攻滬上市區,去救那些已經不存在的海軍馬鹿了。
想到這,他拿起紅藍鉛筆,在地圖上畫著箭頭。
他們的真正目標,應該是這個——
方默手中鉛筆重重地點在地圖上的一個點,楊行。
先占領吳淞鎮,接著占領楊行,向西擴展登陸場,鞏固灘頭陣地。
然後,與正在川沙口、獅子林一帶登陸的第11師團取得聯係,形成鉗形攻勢。
筆尖從吳淞口和川沙口分彆劃出兩條箭頭,最終在羅店附近彙合,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男主的部隊就在吳淞鎮到虹口一帶布防
第3師團的最終目標,是側擊甚至包圍大夏在羅店方向的主力兵團!
指揮車內一片寂靜,隻有發動機的嗡嗡聲和電台裡細微的電流聲。
羅店,正是連接滬太公路的戰略樞紐。
一旦羅店失守,鬼子就能沿公路長驅直入,直接威脅大場、南翔,甚至截斷滬上市區守軍的退路。
原時間線裡,為了爭奪這個彈丸之地,大夏和鬼子雙方投入了十幾個師的兵力,反複拉鋸爭奪,屍山血海,羅店也因此得名“血肉磨坊”。
打到9月中旬,羅店反複易手8次。
大夏軍隊出動了中央軍土木係的11、14、67、98師,外加教導總隊,川軍第20軍,桂係第21集團軍,東北軍的67軍,可謂用生命在填羅店這個血肉磨坊。
而方默的21旅呢?
滿打滿算,加上補充的新兵,也就一萬三千多人,勉強一個師的規模。
他是有坦克,有重炮,有火箭炮,但羅店地區地勢相對平坦,水網密布,看似適合防禦,實則無險可守,而且完全暴露在鬼子艦炮的射程之內。
要是真填進羅店絞肉機,被艦炮圍著炸,也不過能多扛個一兩天。
不僅無法達成任何戰略目標,反而還會把吳淞鎮讓開,導致鬼子第3師團可以長驅直入。
這筆買賣,太虧。
想到這,方默搖了搖頭,打消了直接西進羅店的想法。
“傳我命令,向全旅所有官兵告知,我們的任務,依然是守住吳淞口至楊行這一線,釘死在這裡!”
和國軍其他將領不同,方默知道,讓戰士們知道自己是在為何而戰,為什麼要這麼戰,反而更能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參謀們很快調整好了電台。
方默拿起話筒,通過無線電開始對全旅進行講話。
“我是方默。我現在向每一個守在崗位上的大夏軍人致敬!”
此時,21旅數個主力營級部隊,已經化整為零的分散在了吳淞口至滬上市區的縱深30餘公裡的寬廣戰線上。
不管是來自係統的精銳士兵,自願加入21旅的學生、傷兵還是後來的補充新兵,此刻都能通過布置到連排一級的無線電和步話機,通過基層長官的複述,完整得知方默的講話內容。
“我們接下來不是要守著陣地被動挨打,而是要主動出擊!”
“片山理一郎的第5旅團,現在就像一根被慢慢伸出來的手指頭。想要越過我們進攻羅店,他的根子就虛。”
“他現在靠螞蟻搬家,一點一點往岸上運兵,正好給了我們機會。他運上來一個大隊,我們就找機會敲掉他半個。他運上來兩門炮,我們就找機會打掉他一門。”
“我們要像牛皮糖一樣黏住他,不斷地騷擾、襲擊、伏擊,消耗他的有生力量,讓他無法順利向楊行推進,無法有效配合第11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