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萬鬼子從四麵八方向滬上市區發起了更加瘋狂的猛攻,各種口徑的重炮幾乎晝夜不停地向市區傾瀉著炸藥。
方默這邊,他並不完全清楚鬼子相比曆史上又額外增派了新的師團。
他隻是感覺,鬼子的進攻強度和炮火密度,似乎又提升了一個等級。
得知孟煩了又收攏了不少部隊,方默將其一股腦都補充進了新二團。
如今的新二團,人數膨脹到了驚人的5000多人,但成分複雜,既有原來的潰兵,又有各地來的援軍,天南海北哪的人都有,訓練水平和武器裝備良莠不齊。
實際的戰鬥力,遠不如以係統官兵為骨架、裝備相對統一的561、562、563三個主力團。
指揮部內,方默對著巨大的滬上市區地圖,陷入了沉思。
地圖上,代表鬼子的藍色箭頭已經從北、西兩個方向,深深地插入市區。
“廟算”良久,方默的手指重重地點在地圖上。
他從未想過要在這座孤城裡死守到底,那不符合他的利益。
他的計劃很明確。
相比曆史上的八佰勇士,他的兵力更充足,完全借助閘北警局和四行倉庫這兩座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建築,控製周圍一大片區域,給予鬼子最大程度的殺傷。
在獲取足夠的功勳值,並大量消耗鬼子有生力量後,立刻擇機突圍。
像曆史上那場“四渡赤水”般不斷調動敵人,跳出包圍圈的神仙操作,他自問做不到。
但他有自己的優勢——強大的裝甲突擊力量。
一力降十會。
隻要集中裝甲矛頭,選擇好突破口,鬼子單個師團的防線根本擋不住他的鋼鐵洪流。
鬼子兵力雖多,火炮雖猛,但隻要他不戀戰,達成突破後快速脫離,突圍成功的可能性非常高。
而突圍的方向,他早已選定——西麵。
周衛國的新一團早已提前出發,在那條線上建立了前進基地,足以接應他們。
11月4日,陰沉的天空下,四行倉庫北側,鬼子第101師團的主力部隊已經逼近。
土黃色的軍服如同潮水般,在殘垣斷壁間湧動。
突然,一陣刺耳的電流聲響起。
緊接著,一個蹩腳而生硬的大夏語通過電喇叭擴音傳來:
“倉庫裡的大夏士兵們聽著……你們已經被皇軍重重包圍……繼續抵抗毫無意義……隻要放下武器,走出倉庫,皇軍保證你們的生命安全……給予你們人道待遇……”
喊話聲反複回蕩,企圖瓦解守軍的意誌。
然而,回應它的,並非沉默,也並非猶豫。
而是從倉庫各個窗口、射擊孔裡爆發出的、用天南海北方言彙聚成的怒罵洪流。
“操你小鬼子的祖宗十八代。”
“想讓你爺爺投降?做你娘的春秋大夢。”
“格老子的,有本事就打進來,嗦個錘子。”
“丟你老母,死矮子。”
“小東洋,俺日你姐。”
各種極具地方特色的怒罵和嘲諷一齊砸向鬼子,其中還夾雜著官兵們肆無忌憚的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