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斷電話,指揮部內一片寂靜。
幾位將領麵麵相覷,臉上都露出了複雜的神色。
87師王師長苦笑一聲,率先打破了沉默:
“最高統帥這是……發現大事不妙了啊。這麼急著把我們這些嫡係調回去,這是對兩道國防線完全不抱希望,要集中力量守金陵了。”
孫撫民推了推眼鏡,語氣低沉:
“何止是不抱希望。我看,上邊恐怕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怕是馬上就要宣布遷都了。調我們回去,是給……給遷都爭取時間,或者說,是做最後的保衛。”
話語中透出的悲觀意味,讓氣氛更加凝重。
遷都,首都保衛戰……這些詞彙背後,意味著何等殘酷的現實,在場的人都心知肚明。
傷感與壓抑的情緒在彌漫。
就在這時,方默再次開口,聲音清晰而堅定:
“既然是命令,我等自當遵從。但撤退,也要撤得有條不紊,不能自亂陣腳。”
“這樣,還是由我部負責斷後,掩護諸位先行輕裝出發,急行軍返回金陵。”
“諸位師部的重裝備、輜重彈藥,還有行動不便的傷員,可以暫時交給我。我的21旅卡車和騾馬較多,可以幫忙一並運送回去,確保不丟棄一槍一彈,不丟下一個傷員。”
這個提議,可謂雪中送炭。
輕裝急進,速度自然快得多,也能最大程度保存官兵體力,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惡戰。
若是換成其他人提出這個建議,這些久經沙場、深知派係傾軋的將領們,第一反應絕對是懷疑對方是不是想趁機吞並自己的重武器和物資。
但說這話的是方默!
是在滬上血戰數月、屢創強敵、戰功赫赫的方默!
是為了給友軍斷後,不惜身陷重圍的方默!
是在撤退途中,主動維護交通、收容友軍、展現出極高風範的方默!
他的信譽和威望,此刻就是最好的擔保。
幾位將領幾乎沒有任何猶豫,臉上立刻露出了感激之色。
“方旅長,這……這讓我們如何過意得去。一路而來,已經欠了你太多人情了。”王師長激動地說道。
宋師長也鄭重抱拳:“方旅長高義,宋某代36師全體官兵,謝過了!”
孫撫民更是直接表態:“方將軍但有所命,我稅警總團第二支隊,絕無二話。”
方默看著眾人感激的神情,隻是微微一笑,並未多言。
他心中暗道:老唐作為金陵衛戍司令幾乎已是定局,自己能做的,就是靠著前期打出來的赫赫威名和這些人情,在下麵儘可能地團結這些掌握實權的嫡係將領。
你們現在一個個謝我謝得真心實意。
等到時候,我要拉著你們死守金陵,一寸山河一寸血,跟鬼子血戰到底的時候,你們可彆哭,彆後悔就行。
會議結束後,各部立刻行動起來。
87師、36師、稅警總團留下了重裝備和傷員,輕裝簡從,迅速向金陵方向開拔。
而方默的獨立21旅,則再次承擔起殿後的重任,收容友軍留下的物資和傷員,組織運輸,並警惕可能出現的鬼子追兵。
滾滾鐵流,開始向著那座命運之城彙聚。
一場更加慘烈、關乎國運的首都保衛戰,即將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