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在原本的曆史軌跡中,僅僅數周之後,這片江水就會被大夏同胞的鮮血染紅,成為一道絕望的天塹呢?
他深吸了一口濕冷的空氣,將話題引向核心:
“萌國兄,我聽說……唐司令給你下了死命令,要求你收繳控製所有船隻,甚至……”
宋蔭國臉色凝重,點了點頭,壓低了聲音:
“是啊。唐公決心甚堅,為了表示與金陵共存亡之誌,更是再三囑咐我,待船隻收繳完畢後……最好尋一僻靜處,一把火燒了,徹底斷絕守軍乃至他本人撤往北岸的念想。
他這是要效仿淮陰侯,背水一戰。”
“彆燒!”方默幾乎是脫口而出。
他急啊。
曆史上,正是這道看似悲壯、實則愚蠢的命令,徹底斷送了城內數十萬軍民最後的生路。
沒有船隻,他們無法過江,隻能留在城裡麵對鬼子的屠刀。結果老唐自己偷偷藏著船,過江跑了。
可如今,在所有人眼中,唐司令就是當代史可法,是準備以身殉國的悲情英雄。
就好比在洛水之誓前,誰也想不到司馬懿會突然翻臉一樣。
此刻他若直接說唐司令會跑,恐怕沒人會信,反而會認為他方默動搖軍心。
他沉吟片刻,目光灼灼地看向宋蔭國,語氣異常嚴肅:
“萌國兄,你我兄弟,我問你一句掏心窩子的話——你是信我,還是信唐司令?”
宋蔭國先是一愣,隨即失笑,用力拍了拍方默的肩膀:
“方老弟,你這說的什麼話。
咱們哥倆是從滬上那個屍山血海裡一起殺出來的交情。
你支援我的炮彈,比我自個兒家底都多,好幾次要不是你的炮火來得及時,我老宋早就交代在鬼子陣地前了。
我不信你,我信誰?”
聽到這話,方默心中一定,沉聲道:
“好。既然萌國兄信我,那就聽我一句。今天是11月27號,你看這江邊,還有多少老百姓拖家帶口等著過江?”
他指著身後黑壓壓的人群:
“鬼子是什麼德行,你我在滬上都見識過了。他們記仇,我們抵抗得越狠,他們破城後報複的可能性就越大。萬一……我是說萬一城破,這些船,就是無數老百姓的命。”
“你的意思是……”宋蔭國眉頭緊鎖。
“緩一緩。”方默懇切道,“你先彆急著立刻嚴格執行命令去沒收所有船。等到12月1號,你再開始動手收集。給老百姓多留幾天逃生的時間。”
“那唐司令那邊……”宋蔭國有些遲疑。
“唐司令那邊,你先從其他部隊的運輸船、或者一些不太緊要的船隻開始收,應付一下差事。關鍵是民船,暫緩收繳。”
宋蔭國看著江邊絕望無助的百姓,又看了看眼神真誠的方默,最終重重點頭:
“成。你方默心善,看不得百姓受苦,這條我依你。我就抗幾天命,1號再開始大力收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