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晨霧像一層薄紗,纏繞在紫金山嶙峋的山脊線上。
方默站在北高峰一側的岩石上,舉著蔡司望遠鏡,緩緩掃視著腳下這片即將成為血火戰場的土地。
冰冷的金屬鏡筒貼著眼眶,帶來一絲刺骨的涼意。
眼前的紫金山,與他記憶中風景秀麗的那個5A級景區截然不同。
後世這裡萬木蔥蘢,濃蔭蔽日,登山步道蜿蜒在綠海之中,是市民休閒遊覽的勝地。
而此刻,視野所及,山體大多光禿禿的,隻零星點綴著些低矮的灌木和頑強的枯草。
大片山坡裸露著黃褐色的泥土和岩石,那是常年累月被附近居民砍伐取柴留下的痕跡。
隻有少數陡峭難及之處,才僥幸存留著幾片稀疏的林地,顯得格外孤零。
“方軍長?真是勤勉。”一個聲音從身後傳來,帶著點浙省特有的口音和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方默放下望遠鏡,轉過身。
來人是教導總隊的參謀長邱青錢。
他穿著一絲不苟的呢子將官服,馬靴擦的鋥亮,身形挺拔,帶著學院派軍人特有的氣質。
“邱參謀長。”
這不是敲沙罐老哥嘛。
方默笑了笑,伸手拉了對方一把:
“守土之責,不敢懈怠。正好也上來看看陣地布置得如何。”
“理應如此。”邱青錢爬上這塊巨大的岩石,與方默並肩而立,目光也投向山下,“紫金山,金陵之鎖鑰。此地若失,城外防線便洞開大半。”
他伸出手指,淩空虛劃,語氣專業,帶著一種浸淫軍事多年的自信:
“方軍長請看,此山脈絡,平麵恰似一尖端北指的等邊三角,東西延展約七公裡,南北寬約三公裡。
總麵積逾三千公頃,乃寧鎮山脈之最高峰,亦是金陵周邊無可爭議的製高點。”
“主峰北高峰,海拔近四百五十米,雄踞中央。東側小茅山次之,海拔三百六十五米有餘。
西側天堡山稍矮,亦有二百四十餘米。三峰並立,互為犄角,彼此火力可相互支援策應。”
他頓了頓,繼續深入分析,言辭間引用的顯然是標準的軍事地理和防禦理論:
“更妙處在於其山勢。坡度適中,既不利於敵快速攀爬,又便於我觀察射擊。
視野極其開闊,尤其向東、東北、東南方向,射界優良,幾乎無甚遮擋。
在此設立炮兵觀測所,輔以足夠口徑之火炮,則可火力覆蓋孝陵衛、麒麟門乃至更遠之大片區域,足以封鎖數條進攻通道。”
“確是天然之良好防禦陣地。隻要彈藥充足,火力配置得當,官兵用命,倭寇縱來一次性投入一兩個聯隊,也休想輕易啃下這塊硬骨頭。”
邱青錢最終總結道,語氣中帶著對地形的讚賞和身為守方的一絲優越感。
方默認真聽著,不時點頭。
邱青錢的分析切中要害,顯示其紮實的軍事地形學功底和戰術眼光。
“邱參謀長高見,對此地形的把握令人佩服。”方默表示讚同,隨即補充道,語氣平靜卻自有分量,“我軍已在三峰主要棱線及反斜麵構築核心機槍陣地與迫擊炮位,重點封鎖上山小徑與可能的迂回路線。
前置觀察哨也已派出。炮兵諸元正在緊張測算,確保火力能無縫覆蓋山前所有進攻發起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