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領頭的一架九七式戰鬥機座艙裡,指揮官酒井次郎少尉心情頗佳。
他是一名資深飛行員,在滬上空戰中已經取得了擊落2架戰果的記錄,距離全世界公認的“王牌飛行員”標準隻差3架。
而他駕駛的Ki27,則是帝國最新銳的戰鬥機,機動性極佳,讓他自信滿滿。
唯一的煩惱是導航。
這年頭沒有GPS,機載無線電也簡陋,大隊航行基本靠肉眼認地標和自己拿著寫字板畫航跡圖。
在華中這片水網密布、地貌相似的區域,最可靠的地標就是蜿蜒的長江。
所以,他們這支大機群,正老老實實地沿著長江主航道飛行。
“嗯?”酒井忽然眯起了眼睛。
前方遠處,幾個小黑點正在鎮江上空盤旋,似乎正在攻擊地麵目標。
是支那軍的飛機。
而且隻有區區四架。
酒井的心中瞬間被狂喜填滿。
功勳,這都是移動的功勳啊。
他完全忘記了護航轟炸機才是他們的首要任務。
由於隻有他的長機安裝了無線電,他無法直接下令,隻能猛地左右搖擺機翼,做出發現敵機、準備攻擊的姿勢,然後一推操縱杆,率先加速衝了過去。
身後的九七式戰鬥機飛行員們看到長機的信號,也紛紛興奮起來,立刻脫離編隊,跟著酒井撲向那四架“可憐”的敵機。
那十八架老舊的Ki10雙翼戰鬥機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乖乖留在轟炸機編隊附近護航。
酒井眼中隻有那四架銀灰色的單翼機。
他看到對方似乎發現了他們,開始迅速爬升。
“想跑?晚了。”酒井冷笑,也毫不猶豫地拉杆爬升,試圖搶占高度優勢。
他的Ki27裝備的是一台710馬力的發動機,最大速度能達到470公裡/小時,不可收放起落架帶來了不小的風阻。
他本以為憑借Ki27優秀的爬升率,追上對方不成問題。
然而,現實給了他當頭一棒。
那四架敵機的爬升速度快得離譜,簡直像是屁股下麵裝了火箭。
它們輕靈地向上躥升,毫不費力地將努力爬升的Ki27機群越甩越遠。
BF109E裝備的戴姆勒奔馳DB601發動機,在噴水加力的情況下能爆發出近1100馬力的強勁動力,再加上可收放起落架減少了阻力,使其爬升性能遠超此時的任何鬼子戰機。
黃鼻子BF109
酒井拚命拉杆,感覺飛機速度在迅速下降,高度表緩慢轉動,卻隻能眼睜睜看著對方的身影越來越小。
由於爬升,他的飛機的動能不斷轉換成重力勢能,也就是高度提高,但是速度下降。
就在這時,那四架BF109仿佛約好了一般,在達到足夠高度後,猛地集體翻身,帶著積累了巨大勢能的優越感,如同四顆銀色流星,對準爬升中幾乎停滯的Ki27機群,俯衝而下。
空戰BZ戰術、誰爬升率誰有優勢
四架BF109的速度瞬間飆升,接近到600公裡/小時。
“不好!”酒井心中警鈴大作,一股寒意從脊椎竄上頭頂。
他剛想下令規避,但已經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