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之間,一言不合,似乎就要全武行。
這一刻,海軍的“南進”戰略與陸軍的“北進”戰略矛盾在此刻凸顯無疑。
眼看海陸軍又要陷入無休止的爭吵,參謀總長閒院宮載仁親王敲了敲桌子,製止了雙方:
“夠了,當務之急是研判方默之威脅是否屬實。”他轉向陸軍情報部門負責人,“技術層麵,有何結論?”
情報官員趕緊彙報:
“報告,目前經查證,漢斯空軍主力轟炸機為亨克爾He111型,掛載2000公斤炸彈時,其最大航程約2060公裡。
民國好像進口過HE111
以此數據,確不足以完成對皇居的往返轟炸,除非……是單程特攻。”
會議室再次陷入沉默。
技術分析似乎傾向於方默在虛張聲勢?
但是,萬一呢?
萬一漢斯人有不為人知的秘密機型提供給了方默?
萬一方默真的不惜代價,發起一次有去無回的襲擊?
誰敢拍著胸脯向天蝗陛下保證絕對安全?
在場的將領們麵麵相覷,沒人敢開這個口。
方默這個威脅,一下踢在小鬼子的軟肋上了。
這可是關乎昭和本人的安危啊。
這個責任太大了,萬一出事,可不是簡單的切腹就能謝罪的。
而且,方默不久前接受白鷹記者采訪時那番“預言”,此時正像幽靈一樣縈繞在眾人心頭。
他精準地指出了帝國未來的擴張方向——南下東南亞,甚至與白鷹開戰。
這簡直是把他們內心深處尚未完全公開的絕密國策,赤裸裸地攤在了世人麵前。
雖然帝國官方一再對外宣傳“大夏事變”是局部衝突,旨在建立“東亞新秩序”,以麻痹西方列強。
但在座的高層心知肚明,海軍確實已在秘密籌劃南下進攻高盧、約翰的殖民地,並準備好了一旦情況不妙,白鷹參戰,就與白鷹太平洋艦隊進行決戰的預案;
陸軍也渴望通過不斷的侵略戰爭獲取更多軍功和資源。
顯然,方默的“預言”,並非空穴來風,而是精準地戳破了他們的戰略意圖。
“此人……眼光之毒辣,心思之縝密,實乃帝國心腹大患。”一位年長的將領喃喃道,說出了不少人的心聲。
他們對方默,除了憤怒,更滋生出一絲難以言喻的忌憚。
這個對手,似乎比他們想象的更了解他們。
最終,主持會議的閒院宮載仁親王做出了模糊的決定:
“對方默之威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前線部隊……暫緩使用特種彈。同時,督促航空部隊務必儘快奪取金陵上空之製空權,摧毀金陵周邊機場,徹底消除此隱患。”
會議在不安和相互猜忌中結束。
方默的心理威懾,不僅影響了前線的戰術選擇,更在鬼子最高決策層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加劇了其內部的戰略分歧和焦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