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默站在車廂門口,最後回望了一眼站台。
這一眼,讓他心頭微震。
站台上,不知何時,已經肅立了一排身影。
宋蔭國、王又平、孫撫民、邱青錢……還有好些個在金陵並肩血戰的將領,無論是中央軍係還是地方軍係,此刻都站在這裡。
雪花落在他們的軍大衣肩頭,帽簷上,但他們恍若未覺,隻是靜靜地望著他這邊。
沒有喧嘩,沒有告彆的話語,隻有一種無聲的凝重在彌漫。
大家心裡都跟明鏡似的。
如今倭寇猖獗,兵凶戰危,此番一彆,各奔東西,奔赴不同的戰場,下次再見,不知是何年何月,甚至……不知是否還有再見之日。
馬革裹屍,軍人宿命。
方默心中亦是感慨萬千。
拋開派係、立場、以及未來可能的分歧不談,至少在此時此地,站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是為了腳下這片土地,為了身後四萬同胞而戰的軍人。
都曾在金陵城下流過血,拚過命。
這份在炮火中淬煉出的情誼,簡單,卻也沉重。
“敬禮——!”
不知是誰,用帶著哽咽的沙啞嗓音,高喊了一聲。
仿佛一道無聲的命令。
站台上,那一排中將、少將、上校……所有軍官,無論軍銜高低,在同一時刻,齊刷刷地抬起了右手,五指並攏,舉至眉梢。
動作標準,神情莊重。
目光,穿透飄飛的雪花,牢牢鎖定在方默身上。
那是一種無聲的送彆,一種軍人之間最崇高的致意,也是一種無言的托付和期盼。
方默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氣,胸腔裡仿佛被什麼東西塞滿了。
他挺直脊梁,麵容肅穆,緩緩抬起了自己的右手,回了一個同樣標準的軍禮。
沒有多餘的言語,一切儘在不言中。
禮畢,他深深看了眾人一眼,仿佛要將這一幕刻在心裡,然後毅然轉身,踏入了車廂。
車門在他身後緩緩關閉,隔絕了外麵的風雪和目光。
車廂內,溫暖如春,與外麵的冰天雪地恍如兩個世界。
方默打量著這節第五戰區李長官特意調撥給他的豪華車廂。
腳下是厚實柔軟的地毯,踩上去悄無聲息。
車廂壁包裹著深色的紅木護板,打磨得光可鑒人,反射著頭頂水晶吊燈柔和的光芒。
真皮沙發寬大舒適,旁邊的小幾上甚至擺放著一套精致的紫砂茶具和一個黃銅煙灰缸。
角落裡還有一個不大的書櫃,裡麵居然還放著幾本書籍。
透過掛著絲絨窗簾的車窗,可以看到外麵飛速掠過的、覆蓋著白雪的田野和村莊。
這環境,這待遇,比起他穿越前在電視裡看到的那些民國背景劇裡的豪華列車包廂,也絲毫不差了。
方默走到沙發邊坐下,身體陷入柔軟的皮質中,微微閉上了眼睛。
他心裡清楚,這絕不僅僅是一節車廂那麼簡單。
這是李長官,或者說李長官所代表的第五戰區,乃至更高層,對他方默和他麾下69軍的一種態度,一種認可,一種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