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複雜地形或殘酷的城市巷戰中,坦克需要大量步兵的掩護和配合,否則極易被敵軍的反坦克小組、燃燒瓶等近距離手段摧毀。
沒辦法,誰讓自己抽到的是39年的毛熊裝甲旅呢。
方默心中暗道,並無多少失望。
他深知,在裝甲兵理論發展上,毛熊起步很早。
當漢斯的“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還拿著坦克模型苦苦摸索閃電戰術時,毛熊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等人已經提出了係統化的大縱深戰役理論,並在30年代就組建了數個龐大的機械化軍。
其片麵的強調在單個裝甲單位中塞入大量的坦克。
但問題在於,毛熊早期似乎走上了一條“歧路”,片麵強調在單個裝甲單位中塞入海量的坦克,試圖以數量淹沒一切。
結果就是,同時期漢斯在高盧戰役中,一個標準裝甲師也不過配備160輛左右的III號、IV號及38(t等坦克,卻擁有比例相對合理的摩托化步兵和支援單位。
而毛熊的一個裝甲旅,就擁有近兩百輛各型坦克、裝甲車,伴隨的摩托化步兵卻嚴重不足,導致戰術靈活性受限,在複雜環境下容易“頭重腳輕”。
不過,這個問題對於手握係統的方默來說,並非無解!
他手裡還掌握著之前抽獎獲得的五十多輛各型坦克,以及好幾百輛漢斯卡車。
完全可以將這些資源與新的毛熊裝甲旅進行整合,重新整編。
他腦中迅速勾勒出藍圖。
以這個毛熊裝甲旅為核心骨架,融入原有的裝甲單位和部分卡車,再抽調一些經驗豐富的步兵部隊進行加強,完全有能力組建出兩個編製更合理、步坦協同更順暢的“合成”裝甲旅。
到時候,手握兩支強大的裝甲矛頭,他之前設想的,在彭城周邊的平原地區,實施快速迂回、側翼包抄、直搗鬼子後路的戰術,就有了最堅實、最犀利的執行基礎。
“這次彭城會戰……”方默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揚,“或許,真的可以放開手腳,好好‘吃’下幾個鬼子師團了。”
光是想想那鐵流奔騰、炮火連天的場景,就讓他心潮澎湃。
“哎呀,滿足了,滿足了。”
方默輕輕吐出一口氣,試圖平複激動的心情。
但內心深處,一絲小小的貪念還是忍不住冒了出來。
他忍不住幻想,要是抽到的是44年型的漢斯裝甲師該多好……
成群的IV號坦克,甚至可能出現的大量“黑豹”坦克,那鋼鐵洪流怕不是能沿著津浦鐵路一路向北,勢如破竹,直接衝到燕京城下,飲馬津門。
當然,幻想歸幻想,現實的紅利已經足夠驚人。
“繼續,下一發高級抽獎。”方默收斂心神,再次向係統發出指令。
巨大的虛擬轉盤再次浮現,幽藍的光芒流轉,帶著神秘莫測的氣息。
轉盤開始緩緩轉動,起初很慢,隨即加速,指針在無數令人眼花繚亂的獎勵圖標和文字間化作一道模糊的虛影,飛速掠過。
方默的心,也不由自主地跟著提了起來,目光緊緊追隨著那模糊的指針軌跡,仿佛能用自己的意誌力去影響它的最終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