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紹興年間。
“放肆!”
在看見玄幕中後世對他的評價後。
趙構一臉陰沉。
你們懂朕的苦心嗎?
在手上軍隊稀缺孱弱的情況下建立了南宋。
成功延續了大宋正統。
能有這種結果。
你們就偷著樂吧!
旁邊的秦檜也看得直搖頭。
“陛下,看來這後世之人儘皆目餘短淺,空口白牙!”
“哪裡懂得其中的嚴峻危機啊?”
……
【趙匡胤:對了,這群名,不是宋錢,宋城,就是宋皇帝,總感覺怪怪的。】
【趙恒:不怪,不怪,眾所周知大宋是最富裕的朝代。還印發了紙幣交子,根本不愁錢!】
【趙匡胤:你是?】
【趙恒:伯伯好,我是宋朝第三個皇帝宋真宗趙恒。在位期間放開對民市的管控,促進城市的繁榮貿易,宋城居中,滿福臨門。】
【趙匡胤:那宋皇帝呢?】
【趙恒:額……我曾兩度禦駕親征,對遼作戰,在宋方有利形勢下,忍痛簽訂了澶淵之盟,換取宋遼百餘年的和平。】
大宋至道年間。
“澶淵之盟?”
宋太宗趙光義看著這句話。
頗覺得心中不妙。
朕在位期間。
雖然沒什麼太大功績。
可好歹維持了大宋臉麵。
結果到你這。
直接就簽了如此屈辱的盟約!
“簡直是丟我大宋的人!”
【趙匡胤:具體簽了什麼?】
【趙恒:這……】
【趙構:就是宋遼以白溝河為界互不相擾,為此宋朝必須每年給遼國支付10萬兩白銀,20萬匹絹,妥妥的花錢買和平,跟後世的帶清有何區彆?不屑臉)。】
【趙恒:你有資格說我?完顏構!大怒)】
【趙構:那好吧,耶律恒。】
【趙匡胤:以白溝河為界,這也就是說,趙光義你也沒能收複燕雲十六州?】
【趙恒:太祖彆生氣,我爹在位期間平定了泉漳、吳越、北漢,一心完成統一大業誰知在北伐受了箭傷,在位僅21年便去了。】
【趙曙:21年?我在位4年說什麼了嗎?宋朝第五位皇帝宋英宗拜見太祖太宗。】
【趙匡胤:在位4年,夠乾什麼的,一隻雞都能活兩年半!】
【趙曙:咱們情況相同,當年陳橋兵變,您千般不肯,萬般無奈地被手下披上黃袍。
我家爺孫三代也都是皇帝備胎,隻有我被迫轉正,還被人送了大宋最專一皇帝的美名。】
趙匡胤認同地點點頭。
“這倒是實話。”
“當初也不知道是誰把黃袍披在朕身上的?”
“逼得我不得不反呐!”
其實在朕的心中。
一直都是後周臣子啊!
……
【趙構:真的嗎?那張修容是誰啊?】
【趙曙:哼!我不像某個信球,不識賢才,我下令讓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大給資源,成就了這位史學家的千古美名。】
【趙構:我還成就了嶽飛的千古美名呢!不服臉)】
【趙光義:嶽飛?我有印象,據說他是曆史上獲得金牌次數最多的武將,其麾下的嶽家軍簡直堅不可摧!】
【趙曙:誰說嶽家軍堅不可摧?我們完顏構聯合他的臣子秦檜就取得了風波亭大捷,一舉便打破了嶽家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而剛拿到十二塊金牌的嶽飛。
此刻一臉懵逼。
千古美名?
風波亭大捷?
好好好!
都這麼玩是吧?
要知道他不久前才重創了金國騎兵。
迫使金兀術敗退!
聽見高宗對他授予了十二道金牌,言語中大加讚賞。
還非常高興來著。
本以為自己已是陛下的肱骨之臣了。
“沒想到啊。”
“天日昭昭,十年之力。”
“毀於一旦呐!”
原來陛下也怕自己功高蓋主。
威脅到他的皇權嗎?
皇帝猜忌,佞臣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