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細想下來。
劉徹被自己的推理嚇了一跳。
要知道。
華夏上千年來的各種戰爭記載中。
無不昭示著步兵在騎兵麵前的天然頹勢。
羅馬人是怎麼能做到的?
劉徹頗為震驚。
若是大漢有了此法。
在對抗匈奴之時,就不會非常被動了!
他迫不及待地看著上空。
想要知道羅馬的應對之策。
玄幕上。
旁白卻顯得不緊不慢。
【羅馬軍隊雖然是步兵。】
【但他們把步兵玩出了新高度。】
【羅馬軍隊幾乎是世界上最早的職業化軍隊。】
【羅馬的職業化軍團起源於馬略改革。】
【而在馬略改革之前,軍隊來自於應召的公民兵。】
【公民們根據自身的財產情況,來分配崗位。】
【最有錢的當重裝步兵,錢少了做輕裝輔助。】
【要是個連盔甲都置辦不起的窮比。】
【就隻能投個標槍,當個氣氛組了。】
【這種公民兵的形式最早來自於古希臘。】
【在羅馬崛起的曆史上發揮了重大作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隨著羅馬共和國的疆域,越來越大。】
【土地兼並愈發嚴重。】
【這種由士兵自製裝備,自帶乾糧,充當自乾羅的軍隊。】
【已經不再適合羅馬的戰爭。】
大唐時空位麵。
看到這的李世民。
不禁輕笑一聲。
“這不就類似於我大唐的府兵製嗎?”
他還以為究竟是何種先進技術。
原來是西魏便有的府兵製度。
這種軍隊製度。
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兵農合一!
說來與這羅馬的公民兵倒是極為相似。
平時作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閒時訓練,戰時從軍打仗。
同樣由中央設置軍府,從老百姓中挑選士官。
此舉不僅節省了國家的軍費開支,還保障了經濟農業建設。
到了李世民時期,可謂發展到了巔峰!
“不過……”
“世上哪裡有完美的製度?”
他搖了搖頭。
府兵製雖好。
可動員速度緩慢、士兵負擔重不說。
還非常影響農業生產,導致國家財政受創。
所以並不能長時間作戰。
故此,李世民心中也有些疑惑。
僅僅隻是因為這種製度的改變。
難道就能讓羅馬軍隊。
發揮出極強的戰鬥力嗎?
好在玄幕上飄過的條條彈幕。
也算解了古人不少的疑問。
——【完了,我成氣氛組了。】
【亞曆山大:你說啥,馬甚麼鐙啊?】
【那時的馬蹬可是高科技啊!】
【咱們周朝學六藝的貴族們其實也可以搞搞嘛。狗頭)】
【好家夥,老子為國打仗,還得自帶裝備。滑稽)】
【魏武卒也是職業士兵。】
【不用想,羅馬若敢來進犯,結局隻有被迫學中文。】
【希臘雖然打仗輸了,但文化上贏了。確信)】
【……】
其中有不少古人看不懂的話語。
但好在大多數的信息,勉強可以理解。
沒有馬鐙的騎兵,和沒有募兵製的軍隊。
這樣的戰鬥力,真的能成為千古羅馬帝國嗎?
還是說。
羅馬的敵人並不像華夏文明一樣。
周邊跑滿了草原民族和熱帶蠻夷?
一時間。
眾人皆有些迷茫。
這樣的羅馬。
究竟憑什麼能維持千年而不倒呢?
他們難道在一座孤島上不成?
喜歡我刷人類進化史,祖宗全破防請大家收藏:()我刷人類進化史,祖宗全破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