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是如此。”
“那劉禪可稱得上一句大智若愚!”
大明時空位麵。
朱棣看著上空。
不由感慨發聲。
旁邊的朱瞻基,則撓了撓頭。
“大智若愚?我看這劉禪整天不是鬥蛐蛐兒就是吃燒鵝的,就這麼糟踐了十二道金牌,感覺比我還要紈絝一些呢?”
朱棣頓時瞪他一眼。
“還要紈絝?你的觀察能力還有待提高啊!”
“你隻看到了劉禪魂穿趙構後,那好玩的一麵,可你若仔細看看這十二道金牌,其實每一道都是充滿深意的。”
聞言。
不僅是朱瞻基,一旁的朱高熾也愣住了。
看著玄幕上攤開的十二道金牌。
朱高熾想了想,試探開口道:
“除了懲戒奸臣秦檜,還讓嶽飛沒有了後顧之憂?”
朱棣點了點頭。
“還不止於此,那前六道金牌,看似是閒聊嘮嗑,但其實每一道都離不開主旨北伐二字,這也是通過漫不經心的態度,給嶽飛傳遞一個信息。”
“那就是他北伐的決心,並讓嶽飛堅定不移地進行!”
“這麼說來,這金牌既能拉近他與嶽飛的關係,又能清晰且信任的告訴他自己的目標?”
朱高熾聽後眼前一亮。
“這劉禪心思倒是細膩。”
朱棣頓了頓,繼續道:
“如果說,先前趙構的十二道金牌,擊垮了嶽飛的雄心壯誌,那麼劉禪的這十二道金牌,則每一次都在給他信心!”
“所以從第七道開始,提到了秦檜,這也是嶽飛最擔憂的因素。”
“試問將領在外,若心中掛念甚深,還怎能發揮出最強實力呢?”
“劉禪正是猜中了這點,故而先用那六道金牌,一半的數量,給嶽飛構建信心。”
“隨後又通過循序漸進且師出有名地貶低打壓秦檜,以消除嶽飛心中的顧慮。”
“而我誇劉禪大智若愚的地方,就在這最後一道金牌上。”
“堪稱那什麼……嶽飛狂喜!”
不知覺間,朱棣也來上了幾句現代語。
朱瞻基呆了呆,詢問道:“爺爺,最後這一道,有什麼特殊之處嗎?”
朱棣恨鐵不成鋼地白他一眼,無奈道:“你能不能用你那腦子好好想想,你看到他開頭怎麼稱呼嶽飛的?”
“相……相父?”
朱瞻基恍然大悟般念道。
朱棣頷首:“不錯,將嶽飛抬到與自己相父諸葛亮同一個高度,這是多大的殊榮啊?”
“不僅給了他無窮的信任,更是直接用道德壓製了嶽飛,就如當年白帝城劉備托孤諸葛亮一般,將其壓得死死的。”
“而嶽飛與諸葛亮又都是愛惜羽毛之人,就被這樣悄無聲息地捆綁了,不過他們當然也很享受這種感覺。”
“強敵與利刃不會讓一個英雄折腰,但一句頌讚,一道至高榮譽,即可使英雄歸心啊!”
說到這裡。
朱棣自己都感歎這一通分析,簡直就是後世人說的列文虎克啊!
實在太特麼細了!
朱瞻基和朱高熾更是滿臉歎服:“父皇爺爺)威武!”
“若按此分析來看,這劉禪,當真有些大智慧,能將自己的心思,隱藏在短短十二道金牌之中,而且還埋得如此之深。”
“即便擁兵自重、功高蓋主又如何?依舊得乖乖地被拿捏,做一個好臣子。”
朱高熾瞬間明悟了。
朱瞻基看了看他,又摸了摸鼻子。
確實。
不過對方玩蛐蛐兒,也應該挺有水平。
【魂穿趙構,神仙開局,這種好事兒讓劉禪攤上,那可不是既能天天玩,又能開發北伐進度,天下還有這等好事兒?】
【簡直完美契合了劉禪都大局觀,鬨不好最後還能回都長安,了了他父親漢昭烈帝的心願。】
【此事放以前,連做夢都不敢使勁做的,哈哈,此即樂不思蜀也!】
【以前有諸葛相父,現在有嶽相父,果然愛笑的皇帝運氣都不會太差,看後世誰還敢叫阿鬥?給爺叫漢懷帝!】
【哪怕是讓後世風評如此之差的劉禪,來替趙構的班,宋完了之後接的都不可能是元。】
【所以趙構啊趙構,是該叫你趙構呢還是完顏構呢?真的很難評。】
【秦檜雕像旁邊還有個空位,實在不行,你就擱那吹吹風淋淋雨吧,再受個千古唾罵。】
大宋時空位麵。
看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