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酋——外國新娘稅。】
【娶國內新娘貴,娶國外新娘要交稅;這就是阿聯酋對本國男子實行的一項奇葩稅種。】
【阿聯酋是一個,富裕而保守的國家,男子結婚時,往往要準備巨額彩禮,致使很多人望而卻步。】
【於是他們隻好將視線轉向外國女子。】
【而阿聯酋政府,為了保護本國女子權益和本國文化傳統,就出台了這項規定。】
【凡是娶外國女孩為妻的男子,必須要向政府上交一筆‘外國新娘稅’。】
這時。
彈幕順勢飛出——
【阿聯酋這稅種也是一點不當人啊。】
【聽到巨額彩禮這四個字,江西人繃不住了大哭)。】
【我大伯家裡兩個兒子,為了給兩個兒子娶老婆,到處借錢湊彩禮,最後欠了一屁股債,現在才慘。】
【又要買房、又要買車,還要掏幾十萬彩禮,全算下來都上百萬了,這誰得住啊。】
【樓上的,這麼貴,那娶屁啊,直接躺平多好。】
【我有那幾十萬,拿去夜夜換新娘不香嗎?】
【老哥細說夜夜換新娘的事,我也有個朋友…算了,就是我,也想知道換新娘的事。】
而曆史上的一些古人。
在看著這些後世人抱怨彩禮的彈幕,心有深有同感。
對於巨額彩禮,他們也是深受其害。
尤其是宋、明兩朝的百姓。
因為商品經濟相對發展較為旺盛。
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浮誇攀比的嫁娶之風。
據有人記載:浙東一帶嫁娶奢侈之風盛行,有女雖在繈褓,則受富家子聘,多至五七百金。
簡單來說就是,女孩還在繈褓中,就有富家子弟來下聘禮。
而這七百金,折合現在的貨幣,大約就是兩百多萬元華夏幣。
這種風氣的盛行,自然是極大提高了民間娶妻的成本。
所以民間對此有諸多抱怨。
……
大明太祖位麵。
朱元璋看著條條彈幕,眉頭一皺。
“怎地後世也有這類聘禮的問題?”
“結一次婚,居然會鬨到砸鍋賣鐵的程度。”
作為出身貧寒,提倡節儉的朱元璋而言,對於巨額彩禮,他是很反感的。
而且為此,他曾經專門下過一道詔書。
簡單翻譯過來就是“誰敢收天價彩禮,就他娘直接法辦!”
事實上。
朱元璋不僅下了這麼一道詔書。
而且,還真的事無巨細地把禁止婚嫁奢侈之風的相關條令,寫入了《大明律》、《明大誥》等法律條文之中。
生怕後輩子孫忘記了。
並且,他在執行上,也是毫不手軟。
據史料記載,洪武年間。
有官員因嫁女兒收了6000兩白銀、5錠黃金、22頭羊的彩禮被彈劾,結果朱元璋毫不猶豫地將其抓捕入獄,並直接處死。
執行手段那是相當激烈。
當然,朱元璋之所以會對天價彩禮這件事重拳出擊。
不僅是因為他信奉節儉的原因,還有出於國家發展的考慮。
高額彩禮會嚴重阻礙民間嫁娶,按後世說法來就是:會嚴重降低結婚率。
而結婚率越低,就代表著生育率越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