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0月12日,大毛外長莫洛托夫來到了柏林。】
【他試圖和希特勒就勢力範圍的劃分達成共識。】
【但雙方都不願讓步,蘇德的分歧已經難以彌合。】
【在莫洛托夫即將離開時,希特勒突然對他說,我相信曆史會永遠記住斯大林。】
【莫洛托夫以為他隻是想客套,於是回答說,對此我毫不懷疑。】
【緊接著希特勒又說,但我還希望曆史也能記住我。】
【莫洛托夫沒有察覺出這句話背後深深的殺意。】
【他不知道在這次會談前,希特勒就已經下令,不論這次會談結果如何,為東線作戰的準備都要繼續進行。】
【箭已經拉在了弦上。】
【半年後,蘇德戰爭爆發。】
【希特勒揚言大毛就是一棟破房子,隻要我踹上一腳它就會轟然倒塌。】
【開戰之初的情況似乎印證了他的話。】
【戰線飛速推進,戰利品堆積如山,大毛的士兵被幾十萬幾十萬的消滅。】
【在希特勒眼中,勝利的感覺是如此真實,以至於他忽略了潛藏在暗處的危機。】
【首先是大毛的遼闊。】
【它太大了,就是德軍最精銳的裝甲部隊也無法一口氣將它吞下。】
【德軍攻占的大毛國土麵積最大時達到了15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法蘭西。】
【但這又有多少用呢?】
【大毛還有20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德意誌一旦不能速勝,就隻能和大毛打消耗戰。】
【拚資源、拚兵力…德意誌在這方麵沒有優勢。】
【我們就拿兵源來說。】
【兵源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戰爭資源,短短幾年內它不會隨著你征服的土地而增加。】
【德意誌的確占領了很多國家,比如法蘭西,但希特勒敢從法蘭西大量征兵嗎?】
【這些法蘭西人都不願意為自己的國家而死,更不可能為了德意誌去和大毛人血戰了。】
【所以希特勒真正能夠倚仗的隻有8000萬德意誌人。】
【而大毛的人呢?有兩個億!】
【更何況大毛的動員能力還比德意誌強。】
【麵對亡國滅種的威脅,大毛早在1941年就宣布了總動員,連女人都去當兵了。】
【但德意誌直到1943年才開始總動員。】
視頻中。
蘇德戰爭如期爆發了。
而戰爭局勢確實也如同希特勒所預料的那樣。
短時間內。
德意誌就消滅了大毛幾十萬的軍隊。
甚至一口氣吃下了約三個法蘭西大小的土地。
可是。
即便被占領了150萬平方公裡。
可大毛還有2000多萬平方公裡!
哪怕被吃掉了幾十萬人。
但大毛還有2億人!
這一刻。
所有人都被大毛的體量震驚了。
所有人都不得不感慨一聲:大國底蘊!
“這便是用大量國土來換取戰略縱深!”
大漢時空位麵。
劉徹眼眸炯炯有神!
“原先從那地圖上來看,朕便就已經知曉大毛領土之廣。”
“但是沒想到竟然能如此遼闊。”
整整2000多萬平方公裡啊!
本以為,後世華夏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已經夠大了。
沒想到這大毛居然比兩個華夏還要多!
“雖然眼下而言,德意誌小有收獲。”
“但若想將這樣一個大體量的國家拖垮,背後所需要的資源耗費堪稱天價!”
“隻要不能拖垮大毛,德意誌便失敗了。”
劉徹摸著下巴,望著上空。
仿佛已經提前知曉了後續的一切。
然而,希特勒的潰敗卻並非單單如此。
【在宏觀條件如此不利的情況下,希特勒還染上了一個壞習慣——他喜歡上了微操。】
【他經常大筆一揮,讓部隊徒勞奔波。】
【還頻繁發出各種不切實際的命令,讓部隊不止一次作失戰機。】
【這種種因素反映到前線就是德軍的攻勢越來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