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如此,趙匡胤的祖宗之法讓北宋軍隊的人數膨脹到了極其誇張的地步。】
【要知道,西漢、初唐時,軍隊都是臨時爆兵,平常也就十幾萬的規模。】
【而唐代采取募兵後,最多也就是唐玄宗時期的60萬。】
【但北宋,光禁軍就有80萬,而且除夕以外,還有數十萬廂軍,也就是地方部隊。】
【為什麼會這樣呢?】
【道理很簡單,地方相軍一旦數量增長,中央軍就得多招一些來製衡。】
【比如太祖趙匡胤時期,廂軍18萬禁軍19萬3千,驢車戰神宋太宗時期湘軍30萬,禁軍35萬8千。】
【而到了宋仁宗時期,廂軍60萬,禁軍89萬。】
【雖然數量一直增長,但宋朝並沒有削減軍人待遇。】
【根據朱熹的描述,北宋常年一直拿八成的財政收入來養兵。】
“嘶!居然這麼多!”
曆代眾多古人直接看呆了。
如果這個數字是真的。
那北宋朝廷簡直是太瘋狂了。
幾乎全國的財政都來養兵了。
就一點不考慮國家其餘地方的花費嗎?
而且,最關鍵的是他們的軍事能力,貌似也不怎麼強力啊!
【換句話說,宋朝一直像養老虎一樣,不斷給這些軍人喂肉,以此希望老虎改變野性,不會咬到自己。】
【但是,這不可避免地影響老虎形象以及老虎的戰鬥力。】
【由於大量收編社會混子,全社會開始視當兵為一項低賤的職業。】
【人們紛紛覺得,一定是社會上混不下去了,走投無路才參軍。】
曆代不少古人紛紛點頭讚同。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正經的良家子,誰會願意跟地痞流氓為伍?
社會上的分割都是有原因的嘛。
【就比如,“老兵”這個在今天頗為讓人產生敬意的稱呼,放在當時就是罵人的話。】
【這種風氣,就使得北宋精英階層不願加入軍隊,進而惡性循環影響宋軍的戰鬥力。】
【畢竟,群體的素質,會很大程度影響一個群體的實力。】
【比如西漢打垮匈奴,是因為它有一幫有田產的良家子,而唐軍橫掃亞洲是因為它有一幫有田產的府兵。】
【到了近代,德軍能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展現出強悍戰鬥力,都和德軍平均學曆在高中有很大關係。】
大唐時空位麵。
李世民微微頷首。
玄幕中這番話的觀點,他是很認同的。
軍隊在精不在多。
而想要打造一支精兵,士兵素質極其重要。
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
相對比那些平日裡遊手好閒的地痞流氓。
有田產的良家子,自然在領悟力服從性、紀律性、戰鬥意誌等多方麵都要更強。
沒有大量良家子作為中堅,反而是招收了大量地痞流氓。
這樣的宋朝軍隊,戰鬥力能高才奇怪。
【所以,宋軍孱弱的點就在這兒。】
【因為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絕不會成為地痞流氓。】
【但北宋軍隊,恰恰主要吸納地痞流氓。】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禦史呂景初曾向宋仁宗上奏停止養兵。】
【理由是,咱們國家不是沒有想保家衛國的熱血青年,可是朝廷大量把地痞流氓放進軍隊,這讓那些真正愛國想參軍的精英怎麼想?】
【而且一打仗,每次這幫混吃等死的人就先撒丫子跑,每次都把咱真正的勇士給坑了。】
大秦時空位麵。
秦始皇看著玄幕,眼露思索之色。
他倒是覺得,吸納大量地痞流氓,隻是宋朝軍隊孱弱的一方麵原因。
另一方麵的重要原因,是宋朝從政治地位還有實際待遇上,都在打壓武人,沒有給武人公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