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駐守太原的名將王稟,早就都意識到太原對大宋兩京的重要性。】
【一旦太原失守,金軍鐵騎將很快沿著汾河穀地,向南控製潼關。】
【潼關是秦漢唐時期保衛長安以及關中平原的天險。】
【但如果金軍將這裡控製,這個天險的作用就反過來了。】
【它會把宋朝最精銳的西北軍堵在關中地區,無法支援東京開封城。】
【因為西北產馬,同時又是與西夏長期對峙的前線,西北軍幾乎是當時宋朝唯一能打的部隊了。】
……
伴隨著旁白字幕。
玄幕中出現了一張巨大無比的古代軍事地圖。
而在這張地圖上麵。
清晰標注出了幾個關鍵的地點。
大唐時空位麵。
李世民看著玄幕中的地圖,微微頜首。
後世宋朝這個名為王稟的將領,戰略眼光很不錯。
此人的判斷很準確。
對於宋朝而言,太原的位置的確很重要。
甚至可以說不容有失。
可這就更奇怪了。
戰略上這麼重要的位置。
宋朝朝廷為何沒有派軍支援王稟,反而是坐視其孤軍奮戰,最後導致太原陷落呢?
李世民心中頗為不解。
【王稟數次向趙桓上書闡明太原的重要性。】
【但是,按照上次東京城解圍時許下的承諾,趙桓早就決定將包括太原在內的三鎮割讓給金國,以求和平。】
【王稟的奏疏,也被朝中的主和派汙蔑為妄圖自保封地,違背聖上意見的大逆之言。】
“一群混賬東西!”
大宋時空位麵。
趙匡胤看得怒氣衝天。
他也曾是軍中大將,對軍事熟悉無比。
如何不知道太原的重要性?
趙恒這個混賬玩意,居然要將其割讓給金國。
簡直是糊塗至極!
還有那群什麼主和派。
也是一群禍國殃民之徒!
不僅是趙匡胤感到憤怒無比。
在殿中,趙光義也氣壞了。
自己的後裔裡麵,怎麼會有這種廢物玩意?
【最終,王稟和守城官兵在皇帝都在勸其投降的情況下,苦苦支撐了八個月。】
【官兵戰死,王稟與兒子投河自儘。】
【北宋為數不多的願意打仗且能打仗的戰將,又折損一員。】
“好一位忠臣良將,真是可惜了。”
曆代眾多古人為王稟感到遺憾無比。
太原失守,非戰之罪。
這樣的良將,卻遇上了喜歡自掘墳墓的昏庸之主。
實在是一種不幸。
【太原城破,金軍果然如王稟所料直撲洛陽,然後分兵封鎖潼關。】
【11天的時間,就把剛剛動身回援的西北軍堵在潼關以西,斷絕了其向東勤王的道路。】
【同時,金軍的西路主力部隊在攻陷太原和洛陽後,也殺到汴京城下,與中路的完顏宗望部形成合圍之勢。】
【15萬大軍把東京汴梁徹底圍死,宋朝首都成為一座孤城。】
【戰況急轉之下,趙桓開始後悔自己割讓山西,放棄太原等地的輕率決定。】
【恐懼讓他無法掌控現在這個局麵,畢竟他才1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