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這地界繁華是繁華,但京魏對這裡並沒什麼好感,自打京晁死後,他更是連做生意都沒親自來過。
原本他也以為自己此生都不會踏進這個地方了,但很顯然計劃趕不上變化,再次回到京城,他的身邊有嬌妻愛女陪伴,竟也沒有想象中的難受。
崔雲舒是個小話癆,坐在爹爹懷裡好奇的東張西望,時不時發出十分驚奇的讚歎聲。
城門負責檢查進出的士兵都快被逗笑了,朝廷給崔清漪晉了縣主,按照規矩崔清漪是要親自過來謝恩的。
原本陛下體恤,東平到京城路途遙遠特意免了,但崔清漪想著如今都已經混到了這個地步,若還是固執守著東平縣的一畝三分地今後難免受限,再說她也該到陛下麵前表表忠心了。
縣主要帶商隊來京城的事情禮部的範郎中早就報了上去,這幾年蘆花白在京城也十分的暢銷,但蘆花鎮的很多東西京城的官員和百姓也都是從其他商隊那裡得來的,因此大家對於蘆花鎮這個所謂的商品集散中心很是好奇。
就連陛下得知東平縣主來謝恩,順帶帶著商隊過來還親自吩咐了禮部和京城兵馬司的官員好生招待。
京城城門的守衛歸兵馬司的人負責,因此對崔清漪一行人十分禮遇。
瞧著長長的隊伍,範郎中帶著一名年輕的官員走了過來,“縣主,商隊的檢查怕是還需要一會兒,不如您先跟隨下官前往驛站安頓,至於商隊的人員和貨物,下官也會安排妥當的。”
她們這趟出行帶了多少貨物崔清漪心中有數,她也沒準備在城門口傻等,聞言道:“範大人做事最是穩妥不過,商隊便拜托大人了。”
聽著崔清漪的話,範郎中麵上帶笑:“下官必不辜負縣主的信任,這是小秦大人,接下來他會住在驛站,您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吩咐他。”
小秦大人朝著崔清漪行了個禮。
這位小秦大人的官階明顯不高,讓崔清漪說大抵像現代剛進入實習單位的實習生,專門做些跑腿打雜的活計。
就是小秦大人這跑腿的活計略微高端一點,畢竟人家麵對可是禮部和不同身份的貴客。
雙方商議好,崔清漪分了一部分侍衛跟著商隊,自己和京魏則帶著桃枝等人前往驛站。
京魏一路上除了和懷裡的孩子說話其他時候都顯得十分沉默,崔清漪發現了卻沒主動詢問是怎麼回事。
京城的驛站和彆處的驛站區彆很大,不僅坐落的位置距離皇城不遠占地麵積也十分的廣,崔清漪作為縣主單獨分到了一個院子,行動起居十分的方便。
範郎中離家許久,將崔清漪一路送到驛站後便迫不及待的回了家,留下小秦大人隨時聽候差遣。
崔清漪這裡早不像從前,能使得的人很多,瞧著時間還早崔清漪便問起了秦大人進宮謝恩的安排,你還彆說即將要見到這個封建王朝最高的統治者,崔清漪真是有些緊張。
小秦大人一板一眼:“回縣主的話,按照流程,您今日可先在驛站休整,明日一早下官會同範大人陪同您一起進宮給陛下請安。”
崔清漪還以為今日就得去,這麼一想瞬間覺得陛下真是善解人意。接連在路上走了許多天,即便她縣主規製的馬車大而舒服,但一路上顛下來也有些撐不住。
他們這隊伍裡唯一還精神飽滿狀態極佳的大概就是京魏,他正一邊一個抱著孩子們介紹著驛站的建築和布置。
因著崔清漪到底是出身民間被冊封的縣主,宮中又規矩繁多,禮部專門安排了人過來給崔清漪說些進宮的忌諱和規矩。
崔清漪十分愛惜自己的小命,認真學習不敢有絲毫鬆懈,翌日一早剛剛睜眼就在回想,昨日那禮部的官員有沒有說過她進殿之前要先邁哪隻腳?
伺候他梳妝的桃枝和翠嬤嬤都被逗笑了,翠嬤嬤一邊整理縣主的命服,一邊安慰崔清漪:“您不用太緊張,我和桃枝都陪著您呢,再說咱們陛下最是仁厚,即便是有小的差錯也不會降罪的。”
桃枝點頭附和,畢竟當今陛下的仁慈寬厚世人皆知。
京魏早就收拾好坐在一邊看著兩個孩子的同時看崔清漪梳妝,一起生活了這麼幾年,他很少見到崔清漪有緊張的時候,覺得分外新奇。
他想的是崔清漪這個縣主的名頭和那些靠著家族蔭封的人不同,兩次進獻高產量糧種,於國於民都是天大的功勞,即便是封個郡主的名號都使得,若是因為一點規矩問題被降罪那才是真正的沒天理。
崔清漪在西洋鏡裡瞧見了京魏臉上的笑,暗戳戳給他記了一筆,她原本對探究京魏的過去沒什麼興趣,但誰讓這人笑話她呢。
時辰一到,範郎中帶著小秦大人準時等在驛站門口。
這趟進宮比崔清漪想象的隆重,瞧著停在驛站門口的華蓋馬車,崔清漪幾乎想回頭問問,‘這玩意確定沒有逾製,她在京城應該沒什麼仇人能買通禮部的人給她使絆子吧。’
京魏不著痕跡的在她腰上托了一把,等著反應過來,崔清漪已經穩穩當當的坐在了馬車裡。
透過車簾,看著騎在高頭大馬上跟隨的男人,原本緊張的心慢慢平靜下來。
這趟進宮這一路無比的順利,當今陛下年事已高,但確如外界傳聞的一般寬厚仁德,針對蘆花鎮的發展問了崔清漪許多的問題。
最讓崔清漪感受到壓力的竟然是整整齊齊坐了一排的陛下的兒子們,畢竟當今陛下問自己一句就要隨即朝著幾位人中龍鳳提問。
每當詢問的問題角度刁鑽時,崔清漪甚至都能感受到來自某一位倒黴蛋怨念的眼神。
就比如:“陛下,臣今日回去就在府上開一片地,一定親力親為感受百姓的不易。”
崔清漪......真的真的大可不必!
尷尬之餘,崔清漪對大晉這位最高掌權者十分有好感,自古帝王多猜疑,尤其是遲暮之年的帝王,麵對年富力強的兒子們其實很難保持平常心。
(補第二章,2000字)
可這位陛下,從崔清漪的角度看過去他鬢邊白發叢生,麵對自己的孩子們時麵容嚴厲眼中卻不失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