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散花_持敬齋隨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章 散花(1 / 1)

清晨推窗時,簷角還垂著幾滴未墜的雨珠。昨夜的風雨來得急,把窗欞上那支初綻的玉蘭都推斜了,此刻它正斜倚著玻璃,花瓣上凝著水珠,像是宿醉未醒的美人。我踩著濕漉漉的青石板往園中走,石隙裡積著雨水,倒映出碎玉似的天光,每走一步都踩碎一片雲影。

轉過竹籬笆,滿地海棠花竟像鋪了層胭脂雪。那些粉白的花瓣仍保持著綻放的弧度,仿佛在墜落瞬間被施了定身術。孟浩然"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句子驀然浮上心頭,千年之前的詩人,大約也曾在這樣的清晨數過滿地殘紅。隻是他臥聽風雨時,是否也如我此刻這般,既憐惜著凋零的春色,又貪戀著被雨水洗淨的碧空?

踩著花徑走到梨樹下,忽見枝頭空了大半。前日還是滿樹堆雪的盛景,如今隻剩零星幾簇白花在風裡搖晃。忽然想起某年暮春在江南,也是這般雨後清晨,獨自站在開滿紫藤的回廊下。那時年輕,總覺得"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是極美的意境,而今再看滿地狼藉,方知晏殊寫下"無可奈何花落去"時,那聲歎息裡裹著多少欲說還休的悵惘。

俯身拾起片沾泥的玉蘭,指尖觸到花瓣上細密的紋路,忽然記起母親從前總把落花收進陶罐。她會將曬乾的辛夷花縫進香囊,說能治頭痛;把玉蘭瓣浸在蜂蜜裡,說是潤喉的良方。如今想來,那些零落成泥的花魂,原是被最樸素的溫柔接住了最後的芳華。

轉過假山石,見石邊幾株晚櫻已褪儘紅妝。枝頭殘留的花萼像褪色的胭脂盒,倒是樹根處冒出的新綠格外鮮亮。這景象讓我想起李商隱的《落花》:"高閣客儘去,小園花亂飛。"詩人獨對殘春的孤寂裡,是否也窺見了某種生生不息的秘密?就像眼前這株老櫻,縱然褪去滿身錦繡,枝椏間卻已鼓脹著來年的花苞。

忽有涼風掠過頸後,帶著雨後的清氣。仰頭望見兩隻雨燕剪過樹梢,翅膀上沾著細碎的水光。它們掠過池塘時,水麵倒影便碎成千萬片粼粼的銀。這倒讓我想起舊時讀《浣溪沙》,總不懂"小園香徑獨徘徊"的晏殊,明明守著滿園富貴,為何偏要為落花傷懷。此刻看著滿地殘紅,突然明白那徘徊的腳步裡,踩著的何嘗不是對時光永恒的驚懼與敬畏。

走到西牆角,去年種下的木香花瀑已然凋儘。可那些垂落的枯藤間,竟藏著星星點點的青果。這讓我想起童年在外婆家,總愛撿拾掉落的枇杷花。外婆說彆看這小花不起眼,來年都會變成金燦燦的果子。當時隻當是哄孩子的童話,如今看著藤蔓間新結的果實,突然懂得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的真意——原來每朵花的凋零,都是在泥土裡寫下給未來的情書。

日頭漸高時,辛勤的園丁扛著竹掃帚來了。見我蹲在花徑上撿拾花瓣,笑著遞過個粗陶罐:"去年收的桂花蜜還有半壇,要是稀罕這些落花,拿去醃了泡茶也好。"我抱著陶罐沿花徑走,忽然發現那些沾著晨露的殘瓣,在日光裡竟泛著珍珠般的光澤。這讓我想起某年深秋在京都賞楓,當地茶道師將落楓煎茶,說凋零的美學裡藏著最深的禪意。

走到紫藤架下,昨夜風雨打落的藤花鋪成淡紫色的地毯。彎腰細看時,發現每朵落花的花心都藏著小巧的豆莢。原來這些飄零的紫雲,早在盛放時就悄悄孕育著新的生命。這讓我想起《紅樓夢》裡黛玉葬花,若她知道每朵花魂都將化作春泥,會不會少些淚珠兒?轉念又想,或許正是這份明知輪回仍要悲憫的情懷,才讓那些詩句穿越千年仍能灼痛人心。

日影西斜時,我抱著裝滿落花的陶罐往家走。經過石榴樹下,瞥見青磚縫裡鑽出的野花,藍盈盈地開著,像誰遺落的簪子。忽然懂得所有關於落花的詩篇,原都是寫給輪回的情書。那些詩人揮毫時的歎息與筆墨,那些在時光裡輾轉的憐惜與頓悟,終究都化作滋養心靈的春泥。就像此刻我懷中的花瓣,明日便會與冰糖相擁,在某個月夜泡出帶著花魂的茶湯。

暮色四合時,又落了場太陽雨。雨水敲打窗前的芭蕉,聲音清越如磬。案頭陶罐裡的玉蘭漸漸褪去嫣紅,卻沁出更幽深的香氣。忽然想起《牡丹亭》裡杜麗娘遊園驚夢,那"原來姹紫嫣紅開遍"的唱詞,原是要經過"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的幻滅,才能懂得"生生燕語明如剪"裡的生機。這滿地的落花,何嘗不是春天寫給夏天的情詩?

喜歡持敬齋隨筆請大家收藏:()持敬齋隨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世界開局變為一隻僵屍 太虛戰尊 與趙蒙生當戰友為祁同偉搏名義 僭越之塵 紙人咒術 穿越後我成為救世主 影後她和小奶狗隱婚了 我有三畝靈田 重生反派後娘我靠苟著養崽 帶著福寶隨軍,家屬院團寵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