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嶽號”的主控室裡,林燁盯著屏幕上跳動的異常數據流,指尖在控製板上懸停了三秒。屏幕中央,代表銀河係懸臂的藍色光帶突然泛起漣漪,那些原本穩定流轉的星髓能量——一種存在於恒星核心、能驅動跨星係躍遷的關鍵能源,此刻正以詭異的頻率震顫,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撥動了琴弦。
“星髓儲備艙的壓力值在跳變。”蘇瑤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繃,她調出艙內監控畫麵:淡金色的星髓液體在容器中翻湧,表麵浮現出與暗星戰艦能量紋完全一致的螺旋紋路,“它們在模仿暗星的‘蝕能波’頻率,這不可能是自然現象。”
林燁突然想起三天前在“遺忘星域”捕捉到的異常引力波——當時監測儀顯示有微型維度裂隙開合,而裂隙邊緣的能量特征,與此刻星髓的震顫頻率驚人吻合。他迅速接入星際聯盟的“星圖檔案庫”,調出塵封的《高維能量圖譜》,指尖點向其中一頁泛黃的記錄:“是‘共振裂隙’。暗星在用星髓當介質,通過維度裂隙向我們的空間注入‘熵增因子’。”
檔案記載,熵增因子能加速能量的無序化,曾在百年前導致三顆殖民星球的能源核心自爆。而星髓作為跨星係航行的“能量血液”,一旦被汙染,整個銀河係的躍遷航道都將淪為能量炸彈。
“破妄儀檢測到裂隙在‘空痕星域’集中出現。”蘇瑤將三維星圖放大,那裡是聯盟艦隊的主要補給線,星髓輸送管道如銀色血管般密布,“裂隙的擴張速度是常規的七倍,星髓震顫的範圍還在擴大。”
三小時後,“鎮嶽號”抵達空痕星域。舷窗外,原本空無一物的宇宙空間中,漂浮著數十道蛛網狀的銀灰色裂隙,星髓管道接觸到裂隙邊緣的瞬間,管壁便泛起焦黑的紋路,淡金色的星髓滲出後,竟詭異地凝結成暗紫色的晶體——那是被熵增因子汙染的標誌。
“用‘鎖靈符陣’穩定星髓。”林燁啟動機甲的“星紋臂甲”,臂甲上鑲嵌的炎夏古玉突然亮起,那些刻在玉上的符文順著能量流延展,在星髓管道上織成金色光網,“蘇瑤,讓破妄儀發射‘定元波’,我需要裂隙的實時維度坐標。”
光網落下的刹那,星髓的震顫幅度驟減,但裂隙中突然湧出暗紫色的霧氣,霧氣接觸到光網,竟腐蝕出蜂窩狀的孔洞。林燁瞳孔微縮:“它們在吸收符陣的能量!暗星在裂隙另一端架設了‘能量虹吸裝置’。”
蘇瑤的聲音從通訊器傳來,帶著破妄儀高頻運轉的嗡鳴:“找到裂隙的共振節點了!在維度層麵,它們的開合頻率與星髓的‘生息脈’相反——就像兩根纏繞的琴弦,一根振動會引發另一根的反向震顫。”
《炎夏古法考》中記載,星髓的“生息脈”源自恒星的生命周期,與炎夏修行者的“靈息”同頻,而“反生息符”能以逆向頻率激發能量共鳴。林燁突然有了思路:“蘇瑤,調整破妄儀的頻率,讓定元波與星髓生息脈形成180度相位差!”
當淡金色的定元波與星髓的淡金色能量流逆向碰撞,空痕星域突然亮起璀璨的光河——星髓的震顫頻率被強行逆轉,那些原本被熵增因子汙染的晶體開始融化,重新變回流動的金色液體。而維度裂隙在反向共振的衝擊下,如同被捏住的氣泡般急速收縮,裂隙中傳來暗星裝置過載的爆鳴。
“星髓儲備艙的壓力值恢複正常了!”通訊器裡傳來聯盟補給站的歡呼。林燁看著最後一道裂隙閉合,臂甲上的符文漸漸黯淡,忽然發現掌心的古玉多了一道新的紋路,與星髓流動的軌跡完美重合。
蘇瑤的身影出現在機甲旁,她手裡拿著一塊剛采集的星髓樣本,液體中懸浮著細小的金色光點:“檢測顯示,星髓吸收了裂隙的維度能量,現在的躍遷效率提升了12。”
林燁望著遠處重新恢複秩序的星髓管道,那些銀色血管中流淌的金色能量,此刻竟帶著淡淡的炎夏符文光澤。他想起陳老曾說的“危機藏機”,忽然笑了:“暗星總想用破壞製造混亂,卻忘了能量的本質是流動——堵不如疏,逆不及順,這才是炎夏古法裡最根本的智慧。”
空痕星域的星光重新亮起,與星髓管道的金色光芒交織成網,仿佛在宇宙中寫下一行無聲的注腳:真正的掌控,從不是強行壓製,而是懂得與能量共舞。
喜歡炎夏紀元:星際新星請大家收藏:()炎夏紀元:星際新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