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嶽號”的中央實驗室裡,林燁指尖的星髓晶體正泛起淡金色的漣漪。這枚從火星遺跡深處發掘的晶體,本是暗星用來驅動“湮滅漩渦”的核心部件,此刻卻被蘇瑤改良的“共鳴儀”激活——晶體內部浮現出無數細小的光絲,如蛛網般與培養艙中一株半透明的藤蔓相連。那是“虛空藤”,一種能在暗物質環境中生長的奇特植物,其根係分泌的“虛空液”,正是中和暗蝕霧的關鍵。
“波動同步率78。”蘇瑤盯著監測屏,指尖在控製麵板上飛快跳躍,“但星髓的暗能量溢出率仍在12,再這樣下去,虛空藤會被灼傷。”她調出藤蔓葉片的顯微圖像,那些半透明的葉肉細胞邊緣,已泛起焦黑色的紋路。
林燁將手掌貼在培養艙壁上,靈能順著艙壁的符文紋路緩緩注入:“它在抗拒星髓的能量。虛空藤從誕生起就生長在無光源的暗物質帶,星髓的靈能對它來說,和暗蝕霧的腐蝕沒什麼區彆。”他忽然想起陳老曾提及的《炎夏草木考》:“‘萬物相生,非強融而需順性’,或許我們該讓星髓‘學會’虛空藤的語言。”
三小時前,當他們在碎星帶的隕石縫裡發現這株被暗蝕霧包裹卻仍存活的虛空藤時,便意識到這是破解暗星“暗蝕武器”的關鍵。但如何讓依賴暗能量的藤蔓,與蘊含強靈能的星髓共生,成了最大的難題——前七次融合實驗,都以虛空藤枯萎告終。
“試試‘轉靈符’的變體。”蘇瑤突然調出一組符文圖譜,那是在星髓晶體中發現的暗星符文,經她逆向編譯後,竟與炎夏古法中的“順氣符”有七成相似,“我把兩種符文編織成‘共生陣’,或許能讓星髓的能量順著藤蔓的脈絡流動,而不是直接衝擊細胞。”
符文投影落在培養艙的能量屏障上,與星髓的光絲、虛空藤的根係交織成一個複雜的三維陣法。林燁眼中閃過一絲明悟,將靈能注入陣法的核心節點:“就像用渠引流,而不是漫灌。”
淡金色的光絲順著符文紋路,開始沿著虛空藤的主莖緩緩攀升。那些焦黑的葉片邊緣,竟泛起了淡淡的熒光。監測屏上的同步率指針緩慢跳動:82、85、89……當指針指向93時,虛空藤的根係突然爆發出一陣細密的震顫,無數透明的根須如活物般纏繞上星髓晶體,分泌出的虛空液不再是之前的乳白色,而是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輝。
“暗能量溢出率0.3!”蘇瑤的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它在吸收星髓的靈能!你看葉片的細胞,那些焦黑紋路在消退!”
林燁望著培養艙中漸漸舒展的藤蔓,忽然發現星髓晶體內部的光絲,正與虛空藤的葉脈形成完美的共振——仿佛一個微型的星係,星髓是恒星,藤蔓是環繞它運轉的行星,彼此的能量潮汐相互牽引,卻又互不侵擾。
“這才是共生。”他輕聲道,指尖的靈能悄然收回,“暗星隻知道用星髓的能量強行壓製萬物,卻忘了能量的本質是流動,不是征服。”
蘇瑤調出虛空液的成分分析報告,那些曾讓星軌錨點符文剝落的“反符文因子”,在金輝色的虛空液中已分解成無害的粒子:“陳老說的沒錯,‘古法不是桎梏,是讀懂萬物的語言’。我們之前總想著改造虛空藤,卻沒想過讓星髓學會適應它。”
培養艙的艙門緩緩打開,金輝色的虛空液順著導管流入儲存罐。林燁拿起一滴樣本,在燈光下,液體中仿佛有無數細小的星河流轉——那是星髓的靈能與虛空藤的暗能量融合的痕跡。
“用這個改良破渦儀的淨化模塊,暗蝕霧再碰到虛空藤的汁液,就會像冰雪遇春陽。”蘇瑤的目光落在監測屏上持續穩定的同步率曲線,“或許,這就是對付暗星的終極鑰匙——不是毀滅,是融合。”
實驗室的窗外,碎星帶的隕石仍在星軌錨點的引導下平穩運行。林燁望著培養艙中相互纏繞的星髓與虛空藤,忽然明白: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從不是誰吞噬誰,而是不同屬性的存在,能否在理解與尊重中,找到共生的頻率。就像此刻,星髓的光與虛空藤的影,在培養艙中交織成的,正是“平衡”二字的具象。
喜歡炎夏紀元:星際新星請大家收藏:()炎夏紀元:星際新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