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燁的指尖在星圖全息投影上停頓了半秒,目光從獵戶座旋臂移向更遙遠的蟹狀星雲。艙內的冷光映在他側臉,將下頜線切割得愈發清晰——自從三天前發現星軌參數異常,他已經連續七十二小時沒合眼了。
“這裡的偏角超過了0.7弧秒。”他忽然開口,聲音帶著熬夜後的沙啞,卻精準地敲在每個人的神經上。全息投影上,代表基準星軌的藍色線條旁,一條淡紅色的軌跡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偏離,像被無形的力場拉扯的綢帶。
蘇瑤端著熱咖啡走進指揮艙時,正好撞見這一幕。她指尖的溫度透過陶瓷杯壁傳來,卻沒讓緊繃的空氣鬆動半分。“重新校準過三次星曆表了。”她把咖啡放在林燁手邊,目光掃過屏幕上跳動的數據流,“地麵觀測站那邊的反饋也是一樣,不是設備誤差。”
“是引力異常。”林燁調出三維模擬圖,整個太陽係的引力場模型在艙內緩緩旋轉,邊緣地帶泛起漣漪狀的波動,“你看這裡——柯伊伯帶外側,引力梯度的變化率突然陡增,像是有個巨大的質量體正在穿越奧爾特雲。”
指揮艙的門“嘶”地滑開,陳老拄著合金手杖走進來。杖頭的紅寶石在燈光下閃了閃,與他眼底的精光相互映照。“讓參謀部的人查一下近百年來的深空觀測記錄,”他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尤其注意公元2047年的那次‘極光異常’事件,當時的磁場數據或許能對上。”
“2047年?”蘇瑤迅速調出檔案,指尖在虛擬鍵盤上翻飛,“是那次覆蓋全球的綠色極光嗎?當時以為是太陽風暴,記錄裡說……”她忽然頓住,眉頭蹙起,“記錄裡說磁層出現了十分鐘的‘空白區’,後來被歸為儀器故障。”
林燁猛地抬頭,手杖敲擊地麵的“篤篤”聲恰好落在他心跳的間隙。“不是故障。”他點開一份加密文件,那是昨夜從月球背麵觀測站傳來的光譜分析,“氦3的豐度異常,比正常星際介質高出十七個數量級,這是白矮星殘骸的特征。”
“白矮星?”蘇瑤的呼吸頓了半秒,“可是距離最近的天狼星b也有8.6光年,它的引力不可能影響到這裡。”
“除非它在‘躍遷’。”陳老的手杖輕輕點在屏幕邊緣,那裡正顯示著一組詭異的引力透鏡效應數據,“上個月紫金山天文台捕捉到的γ射線暴,方位角與現在的引力異常區重合。如果我沒猜錯,是高密度物質穿越時空產生的‘尾跡’。”
指揮艙內陷入短暫的沉默,隻有數據流的蜂鳴聲在空氣中浮動。蘇瑤忽然想起三天前在月球基地見到的場景——用於校準星軌的激光乾涉儀,光斑在接收屏上跳著毫無規律的舞步,像被看不見的手撥弄的琴弦。當時她以為是氦3冷卻係統出了問題,現在想來,那或許就是某種預兆。
“通知各觀測站切換到長曝光模式。”林燁的聲音打破了寂靜,他將星圖放大到極限,紅色軌跡的末端正指向一片標注著“未知”的星域,“讓‘天眼’把分辨率調到最高,我要知道這個質量體的精確軌道參數。”
蘇瑤剛要應聲,屏幕突然彈出一條警報。紅色的警告框覆蓋了大半個星圖,伴隨著尖銳的蜂鳴——柯伊伯帶外側的探測器傳回最後一組數據,隨後信號戛然而止。數據的最後一行顯示:引力加速度突破臨界值,時空曲率異常。
“它在加速。”陳老的手杖重重敲了下地麵,紅寶石的光芒在他瞳孔裡炸開,“通知聯合艦隊,啟動‘天樞’防禦協議。另外,把2047年的極光光譜和這次的γ射線暴做交叉比對,我要在一小時內看到結果。”
蘇瑤轉身時帶起一陣風,咖啡杯在桌角輕輕晃動。林燁盯著那條不斷延伸的紅色軌跡,忽然想起童年時祖父講過的故事——老人們說,當星軌偏離原有路徑,就是天地重構的預兆。那時他隻當是神話,此刻卻清晰地感覺到,有什麼龐大的、超越認知的存在,正順著這條紅色的軌跡,緩緩睜開眼睛。
指揮艙的燈光忽然閃爍了一下,全息投影的星圖短暫失真,藍色基準線與紅色偏移線在某一點交彙,形成一個完美的銳角。林燁的指尖懸在那裡,仿佛能摸到那道無形的界限——一邊是人類已知的宇宙,另一邊,是即將被揭開的未知。
“來了。”陳老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音,手杖的陰影在地麵投下細長的弧度,像在丈量兩個世界的距離。屏幕上,新的數據流洶湧而來,γ射線的強度峰值比之前預測的高出三倍,在漆黑的宇宙背景上,劃出一道灼熱的傷痕。
喜歡炎夏紀元:星際新星請大家收藏:()炎夏紀元:星際新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