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2軍回到洛陽後,李誌堅想要馬上北上,不過卻收到了傅存懷的挽留。
李誌堅馬上明白過來傅存懷是有事要找他,所以也就通知王偉,當天的行程安排取消,也就在洛陽的司令部住了下來。
“這次回來倉促,都沒顧上和少芸兄詳談,嘿,今天就不走了,咱們兄弟來小酌兩口。”李誌堅平時律己極嚴,根本不敢沾酒,這也是他年關將近,才會想起和傅存懷一起喝點小酒。
兩小盅酒後,傅存懷率先挑起了話頭,“振武,你多久沒回太原了?”
“從年頭開始到現在,又有一年了吧。”
“振武,你想好以後該怎麼辦了嗎?”傅存懷的表情變得有些嚴肅起來。
實際李誌堅向山西申請派出乾部到各收複之地擔任行政長官,並將盟軍援助資金直接注入山西賬戶,也表明了他的態度。
不過年關已近,李誌堅卻沒有絲毫的表示要回太原,這也被很敏感的傅存懷捕捉到李誌堅心中的一絲糾結和猶疑。
此時李誌堅手下已經有了七個軍的兵力,完全可以說的上是名副其實的地方實力派。從晉綏軍中出去的傅作義采取了自立而不割裂的方式,他想確定李誌堅的明確態度。
聽見傅存懷這麼問,李誌堅也就放下筷子,他知道這個問題已經無法回避,這成了壓在他們心頭最大的戰略問題,作為領頭人,是時候給下麵人明確的態度了。
“少芸兄,我是晉綏軍的人,這個是不會改變的。”李誌堅正色的說道。
聽到這個回答,傅存懷的臉上還是沒有舒緩,李誌堅的回答,隻能說他不會成為商震,卻沒有說不會成為傅作義。不過他隨即自嘲一下,人心哪裡能黑白分明,或許李誌堅自己心裡也無法準確分清。
於是再次拿起酒盅,兩人相碰之後,都一飲而儘。
“振武,我從民國二十七年開始給你當副手,這麼多年,我是一步步看著你從一個代軍長,到軍長,再到集團軍司令,現在又成了戰區主持工作的副司令。
以往我從來沒想過我到底是你的人,還是閻主席的人,但是今年,尤其現在,我開始經常不由自主的考慮這個問題。
嗬嗬,這說明什麼?不管我們內心是否願意承認和接受,這說明事實上已經形成了這種形態。振武,你已經具有了這種能力。
愚兄希望,不管未來怎麼走,暫時你還不要給任何人一點你要自立的口實。一方麵我們現在我們的力量還不夠強,如果碰到風雨,很容易就陷入孤立之中。另一方麵,現在山西和晉綏軍也在走上坡路,想要投靠的人不少,如果我們逆風而動,那麼就會成為不少人的墊腳石。
想要打消所有人的誤判,振武,你最好主動回一趟太原,去見一見閻主席,回去看一看家人,這樣會少了很多麻煩。”
傅存懷的話,分析的精辟入裡,不由得李誌堅不認可,並且經過提點,李誌堅也慢慢感到自己一陣背後發涼。
原本他覺得以現在的局勢,他作為一戰區的副司令長官,去主動麵見作為二戰區司令長官的閻錫山會不符合規定,會讓人說閒話。並且從他內心講,事實上兩人確已難以像之前那樣,位置決定腦袋,為了避免尷尬,李誌堅也就決定今年春節不回太原。
可是聽了傅存懷的話,他才發現自己的想法差點釀成大錯。
傅存懷所說的非常有道理,一旦有人想針對他,在政治上沒有依靠,完全就處於孤立之中。並且現在想要投靠晉綏軍的人不少,原本因為他出身晉綏軍和他而親近,如果發現事情不是那樣的話,那麼事情可能就會向相反局麵發展。
去的話算是不合規定,不去的話,就成了不合規矩了。這種規矩,一旦錯一次,就再難彌合。
此時他心裡對傅存懷充滿了感激,這個睿智的兄長,總能在關鍵時刻幫助他。雖然他的軍事指揮能力並沒有那麼強,但是在政治和人心的盤算上,絕對是他的人生導師。自己在有些方麵還是並沒有自己想象的成熟和周到,需要有人來隨時來提點他。
當初剛剛在一起共事的時候,隻是單一從軍事上來看,還覺得傅存懷迂腐和落後,後麵相處久了,才發現他的可貴。
喜歡抗戰之新晉綏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