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閻的思考一)
雖然閻錫山內心中很希望李誌堅將三個旅留在大同,這樣讓他可以更加放心,但是他也知道,戰鬥的保證更多還是因為有李誌堅這員大將,將這3個旅留在北方,則勢必還要給李誌堅補充其他部隊,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還是其次,關鍵在於引起李誌堅心中的不快就不值得了。
現在對於李誌堅,閻錫山知道在他在自己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
在第一、第二次忻口戰役時,李誌堅帶著麾下部隊出力不小,不過也隻是覺得在其軍事上也是一員悍將,是可造之材。
而到了第三次太原會戰的時候,李誌堅和他的43軍幾乎是整個挽救了他,挽救了晉綏軍,挽救了山西。
從那之後,閻錫山心中對李誌堅不再是以前的感覺,對於其他人,更多都是他施恩於部下,但是對於李誌堅,其在第三次太原會戰中的表現,絕對是有救命之恩。
到了之後李誌堅主動出戰河北、出戰豫北,尤其是後者,全殲一個三十五師團,這個功勞再次推高了他的聲望,也將山西的聲望更加高漲。
在此次大同之戰,如果不是李誌堅及時主導修改作戰計劃,並從東線用幾步奇招取得成效,將主動權打了出來。
作為一個資深政客,他明白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不表現出獲勝的可能,後麵重慶中央和飛虎隊,絕不會主動提供幫助,進而幫助晉綏軍取得勝勢。
他能想到按照之前的計劃,現在回頭看,心中基本可確定絕對會碰的灰頭土臉。
趙承綬本是晉綏軍的悍將,成名已久,但是在攻打大同的戰鬥開始後,與李誌堅的表現對比,真是星辰對麵皓月,李誌堅出手不凡,凡戰必勝,打出了對日軍全麵碾壓的良好態勢,並且現在還打下了張家口,這完全是一個意外之喜。
以前沒有直觀的感覺,此戰之後,閻錫山瞬間也有老了的感覺,連他這個上司也有點汗顏。
李誌堅和傅作義一樣,都是驚才絕豔的人物,絕對是當代之國士,同時李誌堅的能力絕不是止在軍事上,其在經濟上的能力同樣卓越,閻錫山又想到李誌堅在地方治理的成績,晉城的發展給了他很大的驚喜。
他竟然突然產生了山西和晉綏軍對於李誌堅來說,舞台太小的感覺。他也是第一次意識到,或許李誌堅未必能長久留在晉綏軍中,或者說李誌堅不會永遠的居於他之下。
他不禁開始思考之後如何處理和李誌堅的關係。
李誌堅以區區兩萬雜兵,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打造出了43軍這種國之強軍,這次通過單單一個新七師一旅,他就已經領教了李誌堅麾下部隊強大的戰力。
他相信43軍的其他部隊也是這樣,並且他發現即使一支弱旅,到了李誌堅手裡,也會錘煉出一支強軍來,這就是為什麼古人一直都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他閻百川是有幸能在手下出了這等良將,他力誡自己不能嫉賢妒能,不能因為部將能力太大而猜忌。
況且李誌堅現在其勢已成,靠著鐵打的軍功,到了哪裡都勢必是坐上賓客,與之成為敵人,是一個人最大的錯誤。
他容得下傅作義,就能容的下李誌堅,就是他百年之後,將山西這份基業給了李誌堅又如何?猜忌功臣能臣,無非不過給子孫打基礎。
他相信李誌堅不是無情無義的人,如果得勢,絕對會善待自己的家人。
如果強將基業傳給後人,看張胡子的下場就知道了,張胡子英雄一世,強推自己的後代上位。
辛苦一生打下偌大的東三省,如此偌大的基業,輕易的被小六子拱手讓給日本,現在東北軍還剩下幾個人?就剩下那麼一小股了吧,抗戰結束時在不在還真是個問題,小六子現在什麼樣?還不是被人給囚禁著。
喜歡抗戰之新晉綏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