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傑是個戰術專家,但是卻對戰略上的事考慮的不多,他自己想了一會,也想不通日軍這樣做的原因,“司令,既然日軍發動這場大會戰有點得不償失,那他為什麼還要發動呢?”
“嗯,開始時我也想不通,是最近才想到的,明麵上日軍是為了打通大陸交通線,其次日本應該是暗藏禍心,一方麵是為了威懾盟軍,另一方麵也是在為戰後布局。”
看見李傑和程繼賢疑惑的表情,李誌堅開始詳細解釋起來:“日軍在太平洋戰爭打響後,把中國戰場上的一些精銳部隊,諸如第二師團、第六師團、第十六師團等精銳部隊全部抽調到了東南亞和英美作戰。
按說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在中國戰場上的力量要大於在此之後,但是為什麼在沒有集中這麼大的力量,反而在進入1944年後,日軍的敗亡之勢已經人人可見的時候,才拚著後方不要,還要集中在中國的大部分力量發動這場害人不利己的大會戰?
不排除日軍有給東南亞的日軍增援的目的,但是這麼長的交通線,隻要一點被掐斷,整個交通線就斷了,日軍不會想不到這一點,但是為什麼還要打呢?”
李誌堅的連續兩次發問,讓李傑和程繼賢更加詫異,這也是他們想問的問題,都盯著李誌堅,等待李誌堅繼續說。
“那原因就慢慢露了出來,第一,那就是日軍想要拚死一戰,來宣告他們還有戰鬥力,來威懾盟軍,同時給他們自己增強信心。所以他們就要挑一個軟柿子來捏,很不幸,我們中國就是那個被日本選出來的軟柿子。
事實也證明了,日軍的這個選擇選對了,不斷地勝利,也的確威懾了盟軍,並且日本本土也被這半年不斷的勝利刺激,日本國內的民心士氣也被再一次調動了起來。”
第二,這個原因就更加陰險,日本可能意識到了自己的敗亡不可避免,在戰後,我們中國必然是東亞這一塊的無可爭議的話事人,而我們中國和日本因為甲午之戰到現在的戰爭,早已經結下血仇,如果我們成為東亞的話事人,日本的命運可想而知。
所以日本在避免這個局麵出現,所以集中在中國戰區的全力,來對重慶方麵政府軍進行打擊,一是削弱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更主要的是日本知道在我們國家並不齊心。
我國除了作為中央政府的重慶政府外,還有其他勢力,隻要將重慶方麵削弱的厲害,那麼其他勢力就有了機會來發展壯大,到時候實力均衡之後,我國內部的紛爭就會不斷,並將會使戰後的主要關注點從製裁日本,轉移到自己內部的鬥爭之中。
所以這次大會戰,日軍隻盯著重慶政府的地盤和部隊打,而將其他地方基本抽空,放任其他力量的發展,我們也是基於日軍這個心思,所以才能在黃河北岸取得那些成果。
這場會戰打到現在,已經讓重慶政府的聲譽和中國的國際影響都已經下降很多,至於其他結果,還需要時間去慢慢的顯現。”
李誌堅一口氣說了很多,讓李傑和程繼賢二人聽的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們沒有想到日本人考慮的這麼深沉和久遠。
“狗日的小鬼子,太他娘的陰險惡毒了,就應該早點都送他們去見天照大嬸。”李傑氣的先大罵起來。
程繼賢也想罵,但是他在李誌堅跟前還是放不開,硬生生的將想要罵的話咽了回去。
“這就是我們的敵人,陰險惡毒,但是卻也理智的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如果我們上下都能做到這一步,以我華夏泱泱國土和億兆黎明,早已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李誌堅不想聽他們無謂的謾罵,從而影響思緒,所以馬上出言打斷。
李傑也就馬上閉嘴,不再釋放自己的情緒。
“我準備在近日就再去河北,石門之戰也應該開始了,早點將河北大局定下。否則再等下去,等到冬天黃河結冰後,那麼日軍就可以隨意的北上,我們根本沒有兵力來阻擋。隻要能攻下石門,就能一定程度上打亂日軍的計劃,並且對我們國家的聲望也是一個提升。這次你們過來,咱們正好把今後一段時間要做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司令,您有什麼安排就儘管說,我們保證完成。”從進門後,程繼賢說話都是跟在李傑後麵,這次則還沒等李傑張嘴,就搶在他前麵表態。
“嗯,你們的任務也沒有其他,就是繼續利用好的自己的優勢,多打遊擊戰、運動戰,將日軍攪動起來,這次同時將新兵訓練好,最多不過明年春節左右,我們的達反攻應該就要開始,到時這些新兵都要能成為能戰之兵。”
“是”“是”兩人立即應承下來。
“這兩天我將一戰區的補充兵和補給安排好以後,就直接北上了,走之前就不再見你們了,你們自己保重!”
“司令您也保重!”
“去吃了麵條趕緊休息,去吧。”
喜歡抗戰之新晉綏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