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部將新兵大多帶走之時,李誌堅也在和付存懷商議著之後的各種安排。
“少芸兄,我最近一直有個疑惑,久思不得其解,你幫我分析分析。”
“還能讓你疑惑的,那我也未必知道,不過你說說看,說不準我還能起點拋磚引玉的作用。”傅存懷有點好奇李誌堅在困惑什麼。
“你說我們在豫北、河北的準備工作並不是太大的秘密,日軍不應該得不到任何消息,河北空虛,可是日軍12軍仍舊駐防在豫中、豫東,絲毫沒有向河北調防的動向,這和我們之前的判斷相差太大,難道是我的判斷錯了嗎?”
“你說的是,按理說日軍不應該放著石門不管,然後將12軍這麼多兵力放在豫中和豫東,雖然說我們主動在豫西發起了一些作戰,但是以現在一戰區的實力,最多不過牽製住幾個師團,可是日軍12軍全部都沒有北調的跡象,我也覺得這有點奇怪。”
兩人都不禁陷入沉思,在分析猜測日軍到底是什麼心思。
過了一會,傅存懷才說了一句,“我或許猜到一點原因”。
“少芸兄請講。”
“或許就是日本人太過了解中國,了解中國人,反而誤判了你的目的。”
“哦,這是怎麼講?”
“你是中國官場上的一個異類,日本人拿一般人的心思來猜測你,所以就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可能因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少芸兄,請詳講。”
“嗬嗬,振武,我們中國官場上的人都有一個劣根性,那就是慕權,就恨自己的官位低,一直想著往上爬,永遠不滿足,所以就形成了一個權力至上的氛圍。
日本人向來是中國通,同樣對中國的官場有詳細深刻的洞察和了解。他們應該是同樣以此標準來判斷你,覺得你也是這樣的人。你既然當了一戰區的副司令,他們猜測你肯定想繼續向上一步,通過軍功來晉升到一戰區名至實歸的司令長官。
你在黃河北岸和南岸同時開展的行動,讓日軍也摸不著頭緒,搞不清我們的目標到底是哪裡,無法確定哪裡是牽製,哪裡是主戰場,不過日軍隻要仔細分析,不難判斷出你的意圖,但是如果有了上麵的先入為主,我覺得日軍誤判的可能性更大。
並且你前段時間頻頻高調視察各部,然後給豫西爭取到了眾多的補充兵員和物資,估計更加加深了日軍的這種誤判,更加認為你想要在一戰區有所作為。所以他們認為你在河北的所有行動都是佯動,目的就是將他們趕向河北,從而讓你得到收複一戰區故土的軍功。”
聽了傅存懷話,李誌堅初始覺得匪夷所思,後來越想越覺得真實原因或許就是如此。
“哈哈,少芸兄,我就這麼異類嗎?”
“彆人或許不知,但是我是清楚的,振武,你完全不同於這個時代的其他官僚們,你凡事以公心為上,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很大,因為這些成就,推動了你一步步向上,但是這些在不知情的人眼中,或許就是你費儘心思向上爬去追逐權力,所以也使日本人誤解了你。”
“少芸兄,小弟我都聽得有點汗顏,過譽了。”
“振武不必自謙,彆人不知道,我還不知道嗎,這雖然是我的猜測,但是我這會覺得這個原因即使不中,亦離真相不遠矣。”
被傅存懷點撥之後,李誌堅的思維也就開闊,或許這個原因也不完全能解釋的了,還有其他幾個原因。
一是他突然想到這個選擇其實這才是日軍更加客觀的選擇,日軍高層不會在對廣西的作戰還沒有結束時,就放棄剛剛得之不易的河南,這樣對前線的軍心士氣,乃至日本國民的民心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二是從邯鄲到石門距離有一百六十幾多公裡,中間有很多地方可以給日軍預警,日軍肯定認為有足夠的緩衝時間。
摸到了日軍脈搏的李誌堅,也就讓部隊在豫西、豫中和日軍12軍進行糾纏著,日軍12軍的重點是守住平漢線,能夠抽出來與豫西國軍作戰的不過三個師團加上一些配屬的技術兵種,在豫西山地裡來來回回的撕扯,最後誰也奈何不了誰,不過由於李誌堅的有意推動,豫西的槍聲始終沒有停下來。
喜歡抗戰之新晉綏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