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李誌堅的安排,已經實現了初步機械化的新6師作為部隊前鋒,要趁著日軍準備不及,搶在前麵控製石門外圍一些有戰略價值的地點。
新6師走在最前的部隊和日軍的多股偵察部隊接火。
日軍對於邢台這個石門的南大門也是非常關注,邢台的戰事直接影響石門的布防。
在薑玉貞率部攻擊邢台的戰鬥開始後,石門處的日軍就派出不少的偵察部隊到前線偵察,隻是沒有想到李誌堅會直接同時進攻兩個城市,並且新6師的前鋒速度很快,所以雙方的偵察部隊之間頻頻發生交火。
作為前線指揮的馬鳳崗知道兵貴神速,要趁著日軍不備儘快爭取主動局麵,在前鋒小隊伍和日軍的偵察隊伍接火後,就讓後續跟著的部隊馬上通過其他道路繼續前行。
不過在石門的日軍指揮官明顯是個狠角色,在城內本就緊張的兵力中,抽出了一個聯隊來阻擊新6師的先頭部隊。並且阻擊的日軍也非常靈活,並不執著於一地一處之爭奪,而是儘可能的殺傷有生力量並拖延行進的速度,讓新6師前鋒的行進速度瞬間下降。
從集團軍特戰隊傳回的偵察消息顯示,石門的日軍正在趁著這段時間,匆忙的在城外布置雷場。
日軍本來要在石門外圍設置一些雷場,但是為了防止給自己先造成不便,所以就一直在觀望邢台的戰事情況。新6師的快速行動,讓石門的日軍駐軍意識到留下的時間已經不多,所以讓部隊主動出擊,來給守軍爭取布雷的時間。
前線的戰事隨時向李誌堅通報,知道了情況的李誌堅隻能趕緊聯係晉綏軍的航空隊和中美聯合空軍,立即發起對石門周圍的轟炸和對阻擊日軍的空襲,來為新6師在入夜之前趕到石門周圍創造條件。
現在空中優勢在於進攻的中國軍隊,在半個多小時後,從呂梁、運城、太原等地飛來的飛機就給石門的日軍指揮官來了一個教訓———戰場形勢已經變了。
原本日軍主動出擊的日軍聯隊采用的就是靈活阻擊的形式,就是為了儘量避免空中的打擊,可是在華北大平原上毫無遮攔,日軍完全沒有藏身的地方,也沒有對空反擊的能力。出城的日軍因為被飛機弄得狼狽不堪,阻擊效果大打折扣。
並且在石門外圍處進行來回掃射,讓日軍在白天的布雷行動再無法進行。
“命令馬鳳崗,天黑之前,他的新6師必須給我紮到石門城外。”收到日軍阻擊部隊在空襲中受創的消息,李誌堅怕馬鳳崗有惜兵的心理,給他加了一把壓。他要趁著白天有空軍飛機掩護和幫助偵察的便利,儘快將兵鋒殺向石門。
這次戰役,從中繼點邢台到石門都有一百多公裡的距離,這中間的跨度太大,太容易給日軍留下可乘之機,必須先讓有力部隊壓到城下,這樣就能防止日軍在夜間發起對他行進部隊的大規模襲擾。
在給馬鳳崗施壓之後,李誌堅讓閻錫山派屬給他的晉綏軍的三個旅也開始向石門西集結。
這些部隊在出晉以來,戰果並不大,各旅各自為戰,無法形成一個拳頭,所以隻是敢在日軍周圍進行一些襲擾。並且晉綏軍的大多數部隊都是習慣於守,對進攻行為從心底來說存在一種不適。
又沒有強力人物推動,所以也就占領了井陘和輝縣等一些地盤,依賴著從娘子關處運來的物資供應,在當地玩起了進攻中的防禦,占了一小塊地方後就開始營造防禦工事。
這三個旅的小打小鬨李誌堅都看在眼裡,他明白這種情況也不怪怨前線帶兵的旅長們,晉綏軍內部一直訓練和強化的都是防守技能,尤其是在抗戰開始以來,晉綏軍大多處於守勢,人的能力不是憑空而來的。
所以他在戰鬥開始之前,他不敢讓這本來距離更近的三個旅打前鋒,石門好歹有上萬的日軍,這三個旅在進攻狀態下麵對這麼多日軍,哪個都不是對手,也缺乏足夠的應對經驗,為了避免開局不利,李誌堅還是讓他最放心的新6師來擔任前鋒。
喜歡抗戰之新晉綏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