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徹底光複後,李誌堅統計了一些自己的戰果和傷亡情況,能確定的戰果是此戰共擊斃日軍九千多人,掩埋在廢墟中和地道裡的日軍傷亡無法詳細統計。
俘虜很少,在晉綏軍中,尤其是按照第八集團軍的傳統,除了為獲取口供和情報而留下一定的俘虜外,在戰場上一般不會讓日軍活著下來的。
李誌堅估計最終日軍傷亡人數應該比這要多一點,因為按照發現的日軍編製,日軍一個新編旅團就有五千人左右,還有其他部隊的留守部隊有幾千人,日本在石門的文職人員以及特務機關也被武裝起來,加上在鄉軍人、武裝移民等,應該不下萬人。
而進攻部隊自身的傷亡在一萬五千人左右,其中陣亡七千二百多人,受傷近八千人,以新6師和三個友軍旅的傷亡最重。
三個友軍旅加起來的傷亡就有六千多人,作為進攻主力的第八集團軍總計傷亡九千多人。
新六師的損失主要產生自入城之前的行軍和外圍作戰中,作為此戰勝利的最大功臣,新6師承擔的都是最重要的任務,在攻堅時期也承擔了最大的損失,全師傷亡超過了四千人。
三個友軍旅在攻城戰鬥中有了一定的傷亡,不過最主要的傷亡來自入城後的巷戰中。
由於入城前期利用火箭筒直接掀掉日軍堡壘,打的比較順,在市中心已經被第八集團軍占據的激勵下,以為也能取得摧枯拉朽的勝利,於是大部隊猛衝向西城。不過沒有足夠的和日軍進行巷戰的經驗,數次被日軍給伏擊,並被當麵日軍奪走不少武器彈藥,在隨後的巷戰中又產生了巨大的傷亡,相當於這一戰就傷亡了一個旅的兵力。
第八集團軍因為進攻邯鄲和邢台,已經有了前車之鑒,在入城後的巷戰中穩紮穩打,所以入城後的傷亡反而要小的多。
但是向上通報的時候,李誌堅沒有按照實際傷亡情況進行通報。而是將自己的傷亡人數增加了六千人。
李誌堅的舉動,引起了這一戰前敵指揮馬鳳崗的疑惑,為此還專門找到李誌堅詢問原因。
“司令,我們的損失明明不過一萬五千人,為什麼要多報這麼多?”
“你先說說你自己分析出來的原因。”李誌堅並沒有直接解釋,而是先讓馬鳳崗自己來說。
“呃,是不是想將損失說的大一點,和重慶方麵多要一些撫恤金和補充?然後還能迷惑日軍,隱藏我們的戰鬥力?”馬鳳崗想了一會,想到了兩個理由。
“還再有沒有了?”李誌堅笑著繼續追問。
“呃,.......沒了。”
“哈哈,好吧,我說說我的想法,咱們商量商量看有沒有道理。這次我們和日軍的戰損比是多少?”
“不到一點五比一。”
“那在整個一號作戰期間,中央軍和日軍的戰損比是多高?”
“這個我沒有詳細了解過,總得來說肯定至少在五比一以上吧。”馬鳳崗此時已經有些明白了,“奧,司令,你是為了避嫌,防止被中央軍說我們弄虛作假,所以就自己將損失往上加了一點?”
“嗬嗬,有這方麵的考慮,戰損比相差太大,會讓重慶方麵產生懷疑,不過這個我們不怕,最怕的是他們來捧殺我們,以我們戰鬥力強大的原因,繼續督促我們繼續向前來攻,或者直接去援助他們,一旦這種軍令下來,我們執行或者不執行,都會陷入被動。”
“嗯,你說的對,碰到那種情況我們的確不好處理,還是多報一點戰損省事。”
“這也不是全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還有?”
“嗯。”李誌堅不再繞圈子,“這次是以我們第八集團軍主導的作戰,但是此戰我們傷亡九千,而作為輔助的友軍傷亡數就有六千多,已經和我們很接近,如果按這個情況對外宣布的話,不知情的人都會以為我們讓友軍做炮灰,對你這個前敵總指揮和我都不太好,以後想要再和友軍一起合作的話,他們估計就都會心存忌憚了。”
“司令,還是你考慮的周全。這個我真還沒想到。”
李誌堅笑了笑,將此事略過,不再言語。
2.1萬人對1萬人的傷亡比,並且還是城市攻堅戰,這在國軍作戰中已經算是自己損失非常小的,所以李誌堅最終將戰損以2.1萬人進行了通報。
在軍報中,李誌堅還著重講述了中美聯合空軍及晉綏軍航空隊的作用和功勞,並將他們和新6師並列為收複石門的首功。
事實也的確如此,參戰之人中沒有任何人不同意這個結論。
製空權在當下的戰爭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所有人都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如果不是有製空權完全在他們手裡,他們根本不可能經過這麼幾天的戰鬥就攻下石門這種堅城。
對此,李誌堅在專門派人去表示了感謝,將繳獲的日軍將官和佐官軍刀、配槍等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了聯合空軍、晉綏軍航空隊的將領和飛行員們。
喜歡抗戰之新晉綏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