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成,你考察的結果怎麼樣?”
“報告司令,情況比較超過預期。”
這個回答引起了李誌堅的興趣,“說說看,怎麼超過預期的?”
“是,司令。石門距離井陘不遠,並有石太線連接,依托井陘煤礦,石門在抗戰爆發就建設了石門煉焦廠,可以提供煉鋼和煉鐵的焦煤,又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正太總機廠。
這個廠涉及的業務比較多,有鐵工廠、打鐵廠、機器廠、裝配廠、電力廠、蒸汽爐房,機車修理廠等等,實際上已經具有了軍工生產的全流程設備,我讓長治兵工廠的技師們看過,隻要再加上一些專業設備,再加以改造一番,就可以進行軍工生產。
加上日本人建的軍械維修部還有一些機械可以使用,可以直接運到正太總機廠,並不需要都向太原去采購。
還有您不是命令讓長治兵工廠將我們在晉城的子彈複裝線進行拆除後運到石門,我了解了一下進度,已經快要運達。”
王武成的話讓李誌堅也生出超過預期的感覺,並且從他去了解拆除子彈複裝線的進度可以看過,這個參謀考慮事情還是比較周嚴的,不過為了驗證他說的真假,李誌堅決定親自去正太總機廠看一下。
這個廠之前已經由李守義派來的人接手,不過最初並沒有朝著軍工生產的方向走,而是準備恢複修理機車的主業。在王武成考察之後,全廠才朝著彈藥生產方麵改造。
“現在可以生產子彈了嗎?”李誌堅見到工廠的負責人後,第一時間將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問了出來。
這個負責人是從山西實業公司出來的,很明顯認識李誌堅,看到李誌堅問他,有些激動,又有些緊張局促的說道:“哦,哦,李司令,暫時還不可以,聽長治兵工廠的師傅們說還需要底火裝配設備,這個我們還沒有,不過已經向太原兵工廠下了訂單,他們已經準備交貨,到時候就可以生產了。”
看到這個負責人對此並不是很清楚,“哦,你將兵工廠的師傅們叫過來,我有些問題想和他們請教。”
“嗯,好的好的。”負責人趕緊去找那些兵工廠技師。
在將他們都找過來後,李誌堅向著明顯是領頭人的技師問道:“還有多久可以進行子彈生產?”
“等底火裝配的設備到了之後就可以生產了,這個廠的東西比較齊,雖然設備都挺舊,但是至少可以用。不過產量估計上不去,這些設備太老了,速度比較慢。”帶頭技師老實的回答道。
“怎麼能提升產能?”李誌堅繼續追問。
“這個嗎,最好是有全套的新設備,不過這需要耗費的時間就長了,那就短時間沒就提升產能,可以先多弄一些衝壓設備來衝壓彈殼,其他工序可以想彆的辦法解決。還有就是這裡缺銅,沒有原料。”
“奧,我知道了。對了,這個廠能生產炮彈嗎?”
“小口徑炮彈的生產難度還不如子彈,不過就這點產能,根本無法兼顧。如果硬要生產的話,我覺得還是從太原或者長治的兵工廠先購買引信,彈體在這裡生產,效率應該會更高一點。”
聽完這個技師所言,李誌堅自己又繞著廠區看了一遍,略懂軍工生產的李誌堅看到情況確實如王武成所言,雖然規模的確不大,但是畢竟具有了基礎條件,心裡也就大定。
這裡有全流程的設備和工人隊伍,隻要在此基礎上擴大就可以,這可比從零開始建設要輕鬆和省事的多。
興致上來後,李誌堅決定對石門的其他工廠也都走訪一遍,不過最後也就是到規模最大,最有名的大興紗廠看了一看,現在這個廠正在給第八集團軍生產軍裝和被服。
視察過這兩個廠後,李誌堅發現石門處的還是有一些工業基礎,並不需要新購入太多,就可以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為體係化的軍品生產基地,將子彈、炮彈、被服、食品補給等全部解決,進而成為他在未來一段時間的大後方。
喜歡抗戰之新晉綏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