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根這家人(十五)_小王的彩票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小王的彩票人生 > 第1章 李根這家人(十五)

第1章 李根這家人(十五)(1 / 1)

李麗退伍回家

十二月的北京,時值隆冬季節,北風夾著雪花,不間斷的吹啊,飄啊。北京火車站站台上,許多退伍老兵,都跺著腳,縮著脖子,搓著手,不停地捂著耳朵,來回走動著,都在等候火車進站。李麗也一樣站在風雪中,身後背著背包,右手拎個黃色拉鏈包,像一個剛剛入伍的新戰士,一身簡樸的沒有帽徽和領章的軍裝,腳穿黃球鞋,十分地精神,好像沒有半點寒冷的感覺。她即使退伍了,卻依然穿著綠色的軍裝,她常說,我不愛紅裝卻偏愛武裝。她酷愛軍裝,愛她的草綠,愛她的樸素大方,穿著她進的了受災的農戶家,也進的了雄偉莊嚴的人民大會堂,不卑不亢。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葉,國家還不富裕,人們的穿戴還不很講究,但在北京,穿戴可是身份的象征。儘管李麗家經濟比較富裕,父母每月都會寄上一千兩千元,給李麗零花錢,買點時裝或化妝品什麼的,可李麗將父母幾年來寄的幾萬元,基本上都買了書籍和學習用品。退伍前,已將四箱書籍打包托運回了老家,有戰友調侃說,李麗退伍,就是孔夫子搬家,儘是書。

俗話說的好,鐵打的營盤,流動的兵。今天是老兵離開部隊的日子,李麗依然穿著軍裝,在等待從北京開往合肥的特快列車。火車的汽笛聲由遠而近,一條綠色的長龍慢慢停靠在十號站台。

轉眼間,李麗當兵已三年了,服現役已滿。李麗很不想退伍的,要不是父母催著早點退伍回家,好找熟人安排一份理想的工作,依李麗在部隊的表現,曾經獲得軍區新聞報道一等獎,軍旅題材文學創作新人獎,完全可以繼續留下來的。何況李麗也非常留戀有規律的軍旅生活,更喜歡她在圖書館工作,每天就像走進知識的海洋,在浩瀚的藏書中汲取智慧與營養。她早就適應了那裡的工作、生活、訓練和學習。知道馬上就要退伍回家了,心裡很不是個滋味。回想幾年來的軍營生涯,讓她懂得了與她年齡極不對稱的文化知識和對社會的認知。記得從新兵連下部隊開始,非常幸運地遇到了一位可親可愛的老鄉,兵姐姐夏穎。夏穎當年22歲,身高一米六九,苗條且不失豐滿,亭亭玉立,五官端正,皮膚潔白,一雙深沉的眼睛,淡定從容,與她內在的氣質有關,讓人看不透她。她多才多藝,能歌善舞,尤其是文章寫的異常精彩,據說她高考作文得了滿分。夏穎經過三年來的刻苦自學,順利地拿到了自學考試中文專業本科畢業證書。在中國,通過自學考試取得的本科文憑,其含金量相當之高,被世界公認。她閱讀了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學名著、哲學、政治經濟學、社會學等等。僅讀書筆記,就記錄了二十多本,幾乎每月一本。寫下的手稿,足有一人高。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年來向首都各大報刊雜誌投稿數百篇,已發表各類文章如詩歌、散文、小說、隨筆等幾十篇,累計近十萬字。部隊黨委也曾幾次研究要提拔她為師政治部宣傳乾事,皆因她沒有經過軍事院校學習為由擱淺了,真的太可惜了。不過夏穎有自己的誌向,從沒有氣餒,提不提乾,好像無所謂。她心中自有目標,集中精力專研自己的寫作。後來知道,她父親是一位廳級乾部,母親是高校老師,家庭條件優越。她屬於獨生子女,從小就聰明伶俐,父母親對她期望值很高。自己當年高考,以三分的差距,沒能如願進入高等學府學習,本想複習一年的,可性格倔強且不服輸的夏穎,最終選擇了當兵之路。早李麗兩年從安徽合肥入伍的,開始是個文藝兵,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就將她安排到了師部圖書館工作。當李麗也被分配到圖書館工作時,夏穎發現李麗非常機靈勤快,又是老鄉,所以夏穎對李麗像姐姐對妹妹似的,無論工作還是生活,對她都關愛有加。尤其是要求李麗要充分利用在圖書館工作的大好機會,好好學習,增長科學文化知識,充實自己,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夏穎將自己的學習經驗與成果,以及未來的理想與目標,毫無保留地告訴了李麗,並為李麗製定了學習計劃。李麗像似遇到了恩師,激動的幾夜都沒有睡好覺。尤其是看到夏穎發表的文章,更讓她興奮起來。但靜下心來,也非常後悔當初沒有珍惜時光,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儘管現在自己隻有初中文化,相信隻要勤奮學習,持之以恒,肯定會有所收獲。縱觀曆史與當代,真正的知名作家,第一文憑都不高,很多都是下放知青。夏穎為了鼓勵李麗,不斷地給她講當代作家葉辛、張抗抗、王安憶,路遙,蘇聯作家高爾基、契訶夫等等,成長成才的故事。就這樣李麗按照夏穎給她開出的讀書目錄,認真地閱讀起來,像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像饑餓的人一樣,見到了美味佳肴,拚命地吸取營養。對存在不懂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先查閱有關典籍,再請教夏穎。大半年過後,夏穎看到了李麗如此用功,且有了一定成效。一邊鼓勵她參加成人自學考試,並將自己參加自學考試的心得告訴李麗,要求李麗也要主修中文專業,因成人自學考試沒有門檻設置。一邊教她寫點小文章,從日記、讀書心得、隨筆、散文、現代詩開始。每天寫點豆腐塊,每寫完一篇,夏穎都會給她指導,幫她潤色,推敲用詞用句,教她如何投稿,不要怕退稿,要有信心。在夏穎的精心指導下,經過近一年來的刻苦學習,李麗已完成了兩門自學考試科目,同時,也在北京晚報副刊發表了自己的處女作散文《春之聲》和現代詩《心中的歌》。儘管散文和詩都不長,體量很小,寓意還不夠深刻。但看到了自己的作品,被刊登了出來,開心地舞動了起來,從此增強了讀書、寫作的信心。暗下決心,在未來的兩年服現役期間,一定將自學考試剩下的十門課程全部拿下。夏穎告訴她,如果在部隊服役期間,沒有將自學考試全部通過,等退伍回去,在安徽同樣可以繼續考的。李麗聽到夏姐這樣講,立即感覺輕鬆了許多。正如夏穎所說,兩年過後,李麗要退伍了,真的還有兩門課程沒有通過,李麗把即將退伍的消息,打電話告知了已經被分配到安徽日報社工作的夏穎,夏穎告訴她,要繼續學習,必須修完中文係所有課程,直到考試通過為止。李麗在電話裡以學生的身份,報告師姐,保證完成任務。我可以利用退伍待分配期間,保證修完所剩的兩門。李麗還將自己發表的多篇新聞稿件、通訊報道、詩歌、散文、小小說等向夏姐作了彙報。夏姐聽後,很是開心,叮囑李麗,堅持寫下去,等你把剩下的兩門課程修完後,我再給你開出新的讀書書單。另外,你退伍後也可以來我們日報社工作的。李麗說,我的水平還是太低了,遠遠達不到你們日報社的要求。當年你進日報社工作,除了社會關係外,更重要的是你發表了那麼多的文學作品,你的影響力很大,你有這個實力,就是當個社長我都不吃驚。夏穎聽後笑著說,你太高抬我了,報社是文人聚集的地方,能人多的是。等你回來,一定到省城來看我哦,李麗答到,第一時間向您報到,親愛的夏姐,我的恩師。夏穎就是李麗人生路的一盞明燈,時時照亮和指引著李麗前行。說完掛了電話。李麗回想幾年來自己走過的路,取得的一點點進步,對夏穎的感激與佩服之情,溢於言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李麗懷著激動的心情登上了回家的列車,列車徐徐離開了北京站,李麗站在車窗,注視著漸漸遠去的首都,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感慨,慢慢定下神來,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打開拉鏈包,拿出自己喜愛的小說,在幽暗的車燈照射下,開始閱讀沒有讀完的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隻有在革命的艱難困難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隻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係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當你回首往事時,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不因虛度年華而羞恥。李麗每次重溫這兩句非警句的警句,都會合上書籍,沉思良久,思緒萬千,常常激動不已。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總算回到了闊彆三年的家鄉,縣城小鎮。當她走出車廂時,感覺好像和三年前沒有什麼變化,最高的樓房,還是火車站旁邊的新農村旅社,三層小樓。因小縣城的經濟總量有限,財政收入更差,也就是吃飯財政,基本沒有多餘的資金搞集鎮建設,這與首都北京一排排高樓大廈無法相比,看到這裡,李麗心理的落差越來越大。李麗父母親早就知道今天女兒退伍回來,所以大哥李宏、二哥李明,陪著母親早早就來到出站口等候了,兩個哥哥且常常踮起腳跟向人群中張望,尋找李麗的麵孔,還是大哥李宏的眼尖,在離出站口約100米處的人群中發現了李麗,揮手高喊李麗的名字,我們在這裡呢。其實李麗早發現了母親和兩個哥哥,小縣城車站,出站的多,接人的少,所以李麗老遠就看到了母親和哥哥們等待的表情。李麗出站後,把手提包和背包分彆交給了兩個哥哥,一下撲到了媽媽的懷裡,緊緊地抱住媽媽,生怕媽媽跑掉似的,這是三年後第一次與母親相見,於是也沒有顧及其他旅客,便與母親親昵起來,激動與幸福交織在一起,頓時熱淚盈眶。母親雙手捧著女兒臉,看看瘦了沒有。李麗雙眼注視著母親,發現母親老了許多,魚尾紋越來越深,媽媽的臉上布滿了皺紋,就像一團揉皺的草紙,上麵寫滿了滄桑,留下了歲月的痕跡。頭發黑白相間,且白的多,黑的少,白的如此搶眼。眼神已沒有了過去的光澤,腰也沒有以前挺拔了。一時,憐惜、心疼之情油然而生,自己已經不再是三年前那個無知的毛丫頭了,她深知母親不易,為了這個家付出了青春、尊嚴,甚至是屈辱,一個女人能夠承受的,她都承受了,想著想著,李麗哽咽了,母親不知所措。李麗慢慢轉過頭,抬起右胳膊,用衣袖擦拭了一下眼淚,挽住母親的胳膊,往家走去。

當天晚上,李根夫婦按照前天的安排,在自家飯店吉祥廳宴請劉部長夫婦、張局長夫婦,閆峰夫婦。李麗對現實中的官場迎來送往,早已習以為常。兩個哥哥的工作安排,都很順利,且非常的滿意。在計劃經濟時期,城鎮戶口當兵,實際上就是曲線就業,沒有高中文化想當兵,可太難了。當了兵退伍回來,如果能夠被分配到體製內工作,吃上財政飯,可謂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即使是黨政機關的乾部子女,也未必能夠做到。更何況自己的父母親都是農民,又沒有什麼文化,也沒有多大的背景,但爸爸媽媽卻做到了,可以想象,父母付出多少。李麗通過讀書,認識了社會,了解了人生,更懂得了人情世故,也早就洞悉了官場潛規則,現實社會生活就是這樣,要麼適應,要麼改變,要麼離害,除此沒有彆的選擇。李麗知道,爸媽今天晚上的宴請,是為了自己明年的工作分配。分配的單位好與壞,可以說直接決定了你一生的前途,也更能體現自身的價值和受人尊重的程度。因為退伍戰士,多數文化都不高,如果分配的單位不好,要想通過自身的努力,再改變它,比登天都難。從內心來說,非常感激父母為她們兄妹所做的一切。她回到自己的房間,叫哥哥幫忙,把托運回來的四箱書籍打開。李麗提前告訴了兩個哥哥,要他們幫她買了兩個書櫃和一張寫字台。李麗叫兩個哥哥,按照她的要求,把兩個書櫃和寫字台擺放到指定位置,就叫他們出去了,書籍擺放,由她自己安排,方便查找。李麗按照師部圖書館圖書擺放秩序,依據圖書分類進行擺放,古今中外文學名著,世界通史、文學概論、影視評論、詩詞歌賦、哲學、政治經濟學、社會學、論語、道德經、心經、金剛經、四書五經等等,逐一進行分門彆類。沒有讀完的書籍還貼上了書簽,還有兩門未修完的自學考試書籍和複習資料,單獨放在了寫字台上,已發表的作品和未發表的作品,單獨存放。媽媽看時間不早了,就上樓喊女兒準備一下和她一起去飯店,招待客人,當她走進女兒房間時,看到這麼多書籍,且排放有序,好多書貼上了標簽,清秀的鋼筆字,寫的真漂亮。頓時,啊的一聲,驚的正在埋頭整理書籍的李麗一愣。問女兒,你這是要開圖書館啊?女兒手裡捧著幾本書,慢慢站起來抬起頭,看了看媽媽說,這都是自己看的書。媽媽聽後,一驚問她,這麼多的書,你都看過?媽媽每月寄給你的零花錢,你都買書啦?媽媽有些質疑。李麗慢騰騰地說是的,都買書了。這些書,也還有許多沒有看完,說著。李麗指了指貼過的書簽給媽媽說,這些都沒有看完。李麗平時打電話給父母,也彙報過在部隊的工作、生活、學習情況。父母也知道一點女兒很上進,喜歡讀書,且發表了不少作品,為此,李根夫婦都很驕傲,心想我們家也出了個有文化的人。儘管她和愛人李根都是小學文化,但她們都喜歡和羨慕有文化的人,尤其是有文化的官員,談吐風雅,語調輕柔,與沒有文化的老百姓就是不一樣。這時,李麗很認真地看著媽媽,點了點頭說,請媽媽放心吧,女兒會把這些書看完的。李麗整整花了近兩個小時,將上千冊書籍和資料全部整理完畢。她有這樣的分類整理與速度。第一、是她在部隊圖書館工作幾年鍛煉出來的能力。第二、她在裝箱托運前就進行過有效分類。否則的話,就是花上兩天時間,也未必能夠整理出來。母親看著李麗忙的滿臉通紅,說差不多了吧,下樓洗漱梳妝一下,精神點,晚上要見你劉伯伯和他愛人,還有姑姑姑父等其他客人。李麗笑著說,媽媽您放心吧,女兒不會給您丟臉的。儘管我這副皮囊不夠驚豔,但裡麵裝著的都是知識與智慧,我依靠的是知識與智慧裝點自己。媽媽笑著說,真的應了那句古語,腹有詩書氣自華,肚裡有貨,底氣就是足,好樣子的女兒,媽媽為你驕傲。母女倆說著下了樓,李麗簡單洗漱了一下,穿好沒有帽徽和領章的軍裝,要和媽媽出門,媽媽看了看女兒,說就穿這個啊,李麗點了點頭,嗯了一聲是啊。媽媽仔細看了看女兒,非常清秀,且充滿著自信,滿精神的,行吧,沒有忘記軍人本色,就憑這一點,你就比兩個哥哥強,他們一回來,就把軍裝放到儲藏室了,再也沒有看他們穿過,就知道穿名牌,帶名表,儘在外表上做文章,缺少文化和修養。

李麗鎖好家門,挽著媽媽的胳膊,向自家的飯店走去。落日餘暉灑在街道上,儘管是隆冬季節,李麗和母親卻感到無比的溫暖。時間指向下午五點三十五分,正是縣直機關下班高峰,一路上遇到許許多多的熟人和母親打招呼,不免誇獎她女兒幾句。國人的世故文化就是這樣,都喜歡誇獎人,如你是當官的,那就叫語言行賄,但這一招很靈,對所有人都很受用。李麗媽媽一路上笑個不停,李麗看到母親開心,從內心來說,這也是一種孝道。在中華傳統的孝道文化裡。一般分為三種,第一種孝道是物質的,為父母提供足夠的物質需求,以保障親人的晚年基本生活。屬於低層次的;第二種孝道是精神的,也有人說是心智的。就是滿足父母的精神需要,比如說子女很有出息,官位很高、成就很大、富甲天下等等,父母倍受尊重、尊敬,深感榮耀等,層次高了些;第三種孝道是陪伴,陪伴是一種最直接、最有效的孝道。在當今社會,為了生計,外出打工的子女太多太多,能夠時時陪伴父母的卻少之又少。李麗看到一個個過路行人和母親笑臉相迎,讚譽不斷。李麗始終麵帶微笑,一一點頭領情。

喜歡小王的彩票人生請大家收藏:()小王的彩票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領證爽約?我轉嫁你哥哭什麼 四合院:賈張氏哭我喪,我反手一耳光 換嫁隨軍,誰家凶獸奶呼呼呀! 請同學斬妖 幼龍的人類觀察記錄 我在規則怪談裡無視規則 糟!年下陰鬱老公每天都想讓我哭 撒旦老公:調皮小貓休想逃! 沒人告訴我她是女帝啊? 惡毒女配在獸世靠鹹魚翻身了